郁金香1635—1637年
拿郁金香泡沫,举一个稀缺和过剩的动态的例子。一开始欧洲是没有郁金香的,早年间,土耳其人从天山山脉将郁金香花种带入君士坦丁堡,使郁金香进入宫廷,成为东方时尚。所以当商人把第一朵郁金香运到西欧的时候,就会有人发现这种花的美丽之处。这就产生了需求。第一朵花的价格应该是比较便宜的,所以这就遵循了先到先得的规律。一一一短缺
后来需求的群体数量不断扩大。而商人的动力来源则来自于郁金香涨价。只有涨价才会让商人提供更多的郁金香,这样才可以完结短缺。涨价的过程就是,需求群体扩大以及需求曲线在不断平移的过程。到17世纪初期,郁金香中的一些珍品已经卖到了不同寻常的高价,富人们竞相在他们的花园中展示最新和最稀有的品种,植物爱好者和商业新贵们以培育不同变种花朵为荣。到17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时尚导致了一场经典的投机热,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观赏,而是希望牟取暴利。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内专门为郁金香开设了固定的交易市场。当时一名历史学家描述:“1636年,一棵价值3000荷兰盾的郁金香可以交换8头肥猪、4头肥公牛、2吨奶油、1000磅乳酪、一个银质杯子、一包衣服、一张附有床垫的床外加一条船。”而后,荷兰当地自发的产生了鲜花种植业。郁金香这种花,当开始在本地种植的时候,他的供给曲线就产生了变化。供给的弹性变小了。
产生的供给量对应到,需求曲线的需求量的那个点,价格是下降的。这时候,市场价如果没有下降,那么郁金香供应量就是过剩的。这时候就出现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当人们认定郁金香花是有价值的时候,慢慢趋向于保存它,而不是交易它,这样市场上流通的花数量就变少了。价格的敏感度就下降。过剩的情况就被隐藏了起来。当郁金香花价格下降的苗头出现的时候,人们会倾向把手头的郁金香花卖出。市场就会发现这个,然后在很短的时间,让价格回到原正常水平。
这个事情得分两面来看。失败的是那些投机者,而真正获利的是当地的农民,他们有新增的种植业就业岗位可以干。并且最后消费者可以在当地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当地生产的郁金香。如果没有泡沫,荷兰的郁金香种植业就不会发展起来。在每个时间切片当中,郁金香对应的价格都是合理的。价格的上升是因为需求群体和需求量的上升和扩大。价格下跌是因为供给和需求所对应的平衡情况。但拉长时间来看,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又显的那么不合理。
商品会有两种涨跌情况,一种是供需关系的变化。无论是供给曲线变动还是需求曲线变动,价格都是在两种曲线相交点上。但还有第二种,这种涨跌模式存在于一些特定商品当中,与信心建立和信心崩溃相关。
能产生泡沫的商品
有一些特定的商品非常易于长时间保存,比如地产、房产、股票、债券、期货。这些商品在上涨的过程中,会让市场的参与者建立它们会持续上涨的信心。当这种信心建立时,人们趋向于储存而不是交易。这种行为会导致流通量不断的缩小。市场流通量缩少导致了供不应求和价格上涨,而市场中流通量的价格却代表了包括所有存量的价格。所以持有人的资产就都会上涨,这反过来又会增强他们的信心。但是这就像在雪山顶上的积雪一样。当信心崩溃时,所有人也都会感受到资产蒸发的凶猛。当人人都是卖家,谁又能来当买家?
问:这种有产生泡沫可能的商品应不应价格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