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朋友玩笑说
喝酒和读书很像
干的都是心往下沉,魂儿往上飘的事儿
这几天
秉着“一事不知以为耻”的执念
开始系统学习葡萄酒课程
了解各品种葡萄的品质和表现
很是受用
再面对杯中酒
心里似乎也有了些底气
知道哪种葡萄“是块爆碳”
哪款又有些“东府里小蓉大奶奶的品格儿”
葡萄认识多了
每天的酒喝得就通透
我觉得
喝酒、读书、做人其实都一样
无非是“阅”、“越”、“悦”三字而已
说到书酒
古罗马人堪称典范
有人戏称他们用铅锡酒杯豪饮过度
导致重金属中毒,人种退化
帝国最终衰亡
这当然是玩笑话
大王朝的衰朽
远不是几桶葡萄汁和酒精能泡糟的
东西罗马分家前有一段“百年中兴”
史称“五贤帝”时期
五贤的最后一位就是马库斯·奥勒留
他喝什么酒你未必清楚
但他的书你一定知道:
《沉思录》(Meditations)
克林顿受访时说
“除《圣经》外
《沉思录》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奥勒留在位二十年,文治武功
不仅击退了来犯的安息人(大伊朗地区)和日耳曼人
还为抵御蛮族入侵设置了著名的军团
“意大利与阿尔卑斯防卫队”
此外
他还遣使中国的汉王朝
展开了东西方的头一次官方交流
操劳国事之余
他的自省笔记集《沉思录》
以通达智慧的笔触记录了与心灵的对话
堪称“斯多葛派”(Stoicism)哲学的里程碑
也因此获得了“哲学家皇帝”的雅号
《沉思录》是奥勒留写给自己的思想笔记
是这位帝王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
文字中充满了对人生伦理和自然哲学的思考
冷静的反思与自省
颇有些“致良知”的味道
我第一次读是高中时期
英语老师借给我的梁实秋那个译本
有“不明觉厉”的感觉
“觉厉”还在其次
“不明”确是真的
比如上图这句话:
“It is not death that a man should fear, but he should fear never beginning to live.”
“一个人害怕的不该是死亡,而是从未真正活过”
这种理性自省
人生不翻几个“个”儿
哪能懂得
当时只是觉得“箴言体”好读
迷恋书中那股子忧郁而高贵的气息
孩子嘛
图个新鲜
就像餐前的一杯起泡酒
一口接一口,酸爽开胃
但大肘子又迟迟上不来
也就暂丢在了一边
等到能读出文字后面的刺骨和凛冽
已是多年后的事了
顺带一提
好莱坞大片《角斗士》(Gladiator)中
那位起初提携男主角马克西姆
甚至打算传位给他的老皇帝
就是以奥勒留作为原型的
在历史真实中
奥勒留并没有被杀
也没打算便宜了外人
他把王位传给了自己不争气的儿子康茂德
那个后来出了名的暴君
这显得有点讽刺
正是这位把“冷静、达观”作为毕生追求的帝王哲学家
打破了禅让传统
自此
帝国国运震荡向下
五贤帝开创的黄金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
从这个角度看
他在思想上的成就
比治国的成就大得多
历史从不只是简单的发生
奥勒留这些被称之为“历史人物”的人
都是带着他们的观念踏入历史,并搅动历史的
我们知道“斯多葛派”很关心政治
哲学家和政治的关系是个有意思的大课题
我们可以从柏拉图一直聊到海德格
过程相对复杂,就不展开了
结论倒是很简单:
只要某个哲学家自信他的思想可以直接改变历史进程
而又获得了实际操作政治的权力
就一定会出事 ,一般是灾难性的
这话看着有点儿大
它却是魔咒般的存在
到目前为止
历史还没有给出过反证
这不是奥勒留一个人的悲剧
思想上的美感,并不能带来政治上的美好
这或许是历史给我们最温柔的忠告
要读懂《沉思录》就要读懂奥勒留
要读懂奥勒留就要加入历史的维度
就像要读懂葡萄酒
先得认识葡萄
读到这份上
回头再看《沉思录》
或许才容易读得通透
很巧
学酒的最后一天
正好赶上这位“哲学家皇帝”的生日
而“斯多葛学派”又是圣人的哲学
我们该为古代和身边的“圣人们”干上一杯
谁知道呢
奥勒留告诉我们
好好喝酒丢不了命
好好读书也未必能救命
圣人的事让圣人们去操心
我现在操心的,只是怎么记住这几十种葡萄
好在葡萄酒的世界有点像人文地理
背后有清晰的逻辑主线和明确的因果关系
如果以葡萄为主轴向外拓展
加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宽度
再辅以时间上的深度
就会产生一些很立体的关联
我喜欢这个
此间乐
不思蜀
待贯通后把盏夜读
不敢说多了一个维度
起码是多了一个角度
自然也多了一层欢喜
我常说
喝酒不当酒腻子
读书不做书呆子
浸而不淫
方为了悟
最近不在北京
我常在深圳
有酒有故事
你来吗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