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答疑 问题2】我在工作中很焦虑,抵触工作,一直有想辞职的念头,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我做了一下焦虑分析,但是依然还是很焦虑。
1. 识别:不想到公司上班,害怕面对每天的业绩压力,到了公司就有一种无力感。最糟糕的情况是,老板上司对我失望,被同事看不起,被扣薪水,甚至最后失去工作。为什么会那么可怕?这个情况让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很失败,这意味着,我是差劲的。我感觉无法接受。
2. 应对:如果我的业绩持续不达标(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我老板对我的期望很高,如果真的发生了,对于他们对我的看法和失望,我不知道可以怎么补救,只能重新找份新的工作,但我不清楚自己还可以去哪里做什么。
3. 预防:为了防止害怕的事情发生 我可以做的是努力把业绩做好(但还是做不好... ) 所以对于工作完全没有掌控感,焦虑一直增加。我不知道还可以怎么做..
其实,从这位小伙伴的问题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很强的焦虑感,而这种焦虑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有条件的自尊”,也就是她的自我认可完全建立在表现结果和老板及同事对自己的认可上。如果自己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或者某种外在标准,老板同事对自己失望,那么她的自我评价就会非常低,觉得自己失败,没有价值。即便此时的表现是满意的,达标了,她依然不能放松,因为害怕以后会达不到。
这就会形成一种负循环:因为害怕自己做不好,所以很焦虑——> 焦虑导致很多内耗,甚至是对工作的回避和厌恶——> 这种情绪又会给工作表现带来负面影响,无法把精力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上——> 结果业绩就更不好了,更加焦虑和害怕。
于是她便开始怀疑这份工作是否真的适合自己,想着是不是换了工作就会好些。但实际上,真正的核心问题并不在工作本身,而在于她的心态,她的自我评价方式。
如果能够改变心态和自我评价的方式,那么她便无需把宝贵的精力消耗在自我否定和各种担忧上,而是可以去积极地寻找和尝试提高业绩的方法,努力提高业绩。
当然,也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业绩不好主要是大环境造成的,个人的努力起不了多大作用。就算最后外部结果没有多大改变,比如业绩没有多大提升,但起码你摆脱了焦虑,获得了快乐,你的内心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职场经验】
我从研究生毕业之后,一直在创业工作工作。经历过规模特别大的创业公司,在中间扮演着螺丝钉的角色,也跟随过小型创业团队,有比较大的自主性,但却需要面对很大的不确定性和责任。
在小型创业公司,我也会有“数据”上的压力,而这种数据,说实话我能掌控的非常少,因为公司整个方向就有问题(我离开之后,公司换了很多人,最终还是没有做起来)。
面对这种压力,我当时也有一些逃避和消极心态,因为我知道这个事情不是我能掌控的,不是我努力公司就能做起来的。正是因为有这种心态的存在,所以我会总是把责任推给CEO,而且会和同事一起抱怨。我甚至会因为想要躲避,害怕CEO的失望和指责,而不愿意去和他交流。以至于两人之间最后产生了一些隔阂。
现在回想一下,假如我当时能直面这种指责和失望,和他去真诚地交流和探讨,理解他的担忧和想法,也告诉他我面临的限制和困难,那么即便我最终无法改变什么,起码我的内心是舒坦的,而且我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的沟通技巧得到提升。
再说说另一个问题:存不存在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当然存在,因为每个人的潜能和优势不一样,兴趣点也不一样。但这里有两个问题:1)你还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点在哪里,这可能需要有一个自我探索过程;2)就算你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点是什么,你也不一定就能够找到。即便找到了,这份工作肯定还会有你不满意的地方,当你一直关注点放在这些不满意的地方时,你可能会觉得这份工作依然不适合自己。
所以,对于工作我们得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不要对工作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我们工作首先是为了满足生存需求,我们和公司之间是一种平等交换关系,公司给我们发工资,我们给公司干活。公司没有义务让我们开心,也没有义务给我们提供成长机会。
如果你想要有更好的机会和发展,那么你就主动为自己创造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让自己变得“优秀到不可忽视”,变成不可或缺的人才。请记住这句话:要是你一直在琢磨“我如何才能变得真正优秀”这个问题,别人就会找上门来。
关于这一点,我在课程第23课当中还有更多的讲解。可以去听听课~
【分享我的案例】
说实话,我对自己过去的工作也并不是很满意,我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但这种能力很多时候发挥不出来,因为公司有很多限制,还有一些“潜在规则”和内部斗争。但没有关系,公司无法让我发挥自己的潜能,那我就自己去创造机会(当然,我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积极主动的,背后的改变故事我在书中和杂志里都有写)。
我从商学院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起,就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我曾经组建过不同的团队,创办过两个组织,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大量人脉资源,也特别好地训练了自己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我还写公众号,通过长期的写作,我不仅训练了自己的思考和研究能力,也学会了如何清晰、有逻辑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尽管我在业余折腾的这些副业大多都“失败”了,但我觉得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中获得了全方位的自我提升——我把自己训练成了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全能型人才,并且积累了足够让我能够脱离企业组织而生存的资本。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自己的优势和性格特点也越来越清晰——我是一个创造者,我非常喜欢从0到1的过程,非常享受把想法变成现实的过程,但我不是一个管理者,我不喜欢管理人,因为管理会消耗很多精力和时间,时间精力被消耗了之后,我就没有时间去思考和创作了。
正是因为了解自己,所以我只想做小而美的事情,并选择“一个人的公司”这种形式,在这种状态下的我是最幸福的,效率也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