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店小二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生有许多时候,回想起来,无奈。仿佛就像是在演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偶然间翻开一本高中的语文书,映入眼帘的是戏剧《茶馆》中的插图,那图中店小二奉承迎合的姿态栩栩如生,憨实可掬。

于是乎,我便想到了我也曾经当过店小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正是跟妻子恋爱的时候。

妻子娘家住在归阳镇的小河街,也就在有六七百年历史之久的状元桥旁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时候,岳父在归阳供销社工作,岳母娘和妻子姐妹们属于那种吃“黑粮”的“半边户”。(这是中国户籍制度的一段历史,夫妻一方是城镇户口——又称吃“国家粮”,另一方是农村户口——又称吃“农村粮”,这种家庭称“半边户”。后来半边户都可以迁往城镇去,但没有粮油供应,只能高价从市场买吃,俗称吃“黑粮”。)当时妻子娘家算是比较拮据,于是她妈便在家门口开了一家小小的饮食店,跟现在的快餐厅差不几。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起初几年,未曾搞开发的时候,状元桥这边人气旺,所以小店生意也是很兴旺的。理所当然,每当节假日有空,我便会去见心上人,也就无理由不客气地在小店打打杂,一副典型的店小二形象便出现在这小店中。

或许是递茶倒酒,挑水扫地;或许是炸炸油条,卖卖面包;或许是收拾餐桌,洗刷碗筷;或许是换煤球;或许是倒垃圾;或~许……

客来了,笑脸相迎,盛情接待。

客去了,好言相送,心存感激。

也许那个时候让我去演一个群众演员,还真能够上套路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