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5.3.24-2015.3.31
源泉,亦作“ 源湶 ”。水源,比喻事物的根源。
这是一部被誉为哲学的小说,说实话这是第一次接触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文中描述了几位主人公的人生,抨击了当前社会的模样,讨论了自我主义与利他主义的多重定义
故事大概:
大学建筑的大学生霍华德.洛克,因为不苟同老师的传统说教,在三年级的时候被学校勒令退学了。而他“听话”的同学彼得.吉丁则被视为优秀毕业生,进入该校杰出校友所创办的建筑师事务所,成为他的竞争者。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洛克离经叛道的行为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专栏作家多米尼克在有名的华纳德纸报上更是不遗余力地对他进行攻击。在一次政府住宅的兴建中,洛克与彼得.吉丁达成协议----完全按照他的设计来建造。但由于公众的反对,这一协议被政府机构推翻,而这两位建筑师没有办法诉诸法律----因为他们无权控告政府。由于洛克不甘忍受自己的设计被任意修改,便抗起炸药包把建到一半的大楼炸成了一堆瓦砾。在法庭上,他也同样孤军奋战,为自己的原创行为自我辩护:“创造是自己的私事,是天赋的权利,维护创造也是同等的天赋个人的权利。”最终,洛克自辩成功而被无罪释放。
作者在本书再版前言里谈到:浪漫主义只是一种“概念性的”艺术流派。它所论述的不是日常的平凡琐事,而是永恒的、根本的、普遍的问题和人类存在的“价值”。它并不是去忠实地记载或逼真地加以形象化和具体化。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它涉及的不是事物实际的状态,而是事物可能的或者应该所具有的状态。
《源泉》与兰德一样,具有一种挑衅的、咄咄逼人的精神气质,一种独特的思想力量,迫使你审视自己的生活,拷问自己的灵魂:你是生活意义的“创造者”还是一个“二手货”?这种追问会使人困扰、不安、畏惧甚至愤怒!
“在这个世界上,人类面临着他们最基本的选择:他只能在两种方式中任选其一——是依靠他自己的头脑独立工作,还是像那些依靠别人的大脑来生存的寄生虫一样。创造者进行发明创造,而寄生虫则剽窃和模仿别人。创造者独自去面对大自然,而寄生虫则通过媒介面对大自然。”洛克还说,“真正的选择不应该在自我牺牲和支配他人之间进行,而在于选择独立还是依赖,选择创造者的准则还是二手货的准则。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这是霍华德·洛克在法庭上的长篇呈辞一段文摘,在资料里看到这么一段:在1949年小说拍摄同名电影期间,当兰德听说洛克的这段台词因为太长(在中译本中长达8页)要被删节的时候,她暴跳如雷,亲自跑到制片厂与导演力争,要确保这段台词能原封不动地保留在影片最终完成的版本中。引用这个事件能看出该呈辞之长,作者的行为与主人公同出一辙。好在霍华德·洛克从中取得无罪释放。 留给我们的是无尽无边的反思,从洛克的话语中,陪审团警醒了,读者也看到了另一种真实的世界,本该属于自我的世界。
这样的长篇大论的对话之多,可以体现在几位“大人物”的所有对话之中,话语太富有哲理性,导致有许多言论很难理解
洛克与华纳德在“I DO”游轮上的思想对话是我印象深刻的,也是那一段交流中第一次提到了“二手货(second hander)”这个词语,它让人沉思、羞愤。
“他们并不关注事实,思想和工作,他们真正关注的只是人。他们不问:‘这是真的吗?’他们问‘别人认为这是真的吗?’不是去判断,而是去重复。不是去做,而是为了给人留下印象。不是创造,而是夸耀。不是靠能力,而是靠友谊。没有美德,但是有影响力。他们行动的源泉是—分散在每一个别的人身上。二手的幻想—名望”“一个自我满足的我,除了这一点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如果一个人并不尊重自己,那他既不可能爱他人,也不可能尊重他人。”
I DO两个词是对华纳德对自己的人生做的回答,他们两的友谊让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洛克说他会愿意为了华纳德死,但是不能是因为他活着,他只为自己而活!
这本哲学小说里同样可以看到很多职场生活社交上的手段,
犹如:彼得·吉丁刚刚进入、弗兰肯·海耶的建筑设计院所做的一切,步步为营的夺走了制图师帝姆·戴维斯制图师的位置,也在于愚蠢如帝姆掉进了彼得给他设的浮华圈套里。诱走斯登戈尔、逼死海耶,逐渐代替了设计院海耶合伙人的位置,短短几年时间成了盖尔的新合伙人——弗兰肯·吉丁建筑设计院就此更名。作者对吉丁的设定,这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的人物,没有自我的认识,从头到尾都是活在别人的影子下,形容他初次进入弗兰肯·海耶设计院、华纳德办公室的一段心理描写,真是十分形象。我想如果当年他的妈妈没有让他选择建筑,或许他会是一位优秀的画家。
埃斯沃斯·托黑是一个我没有读懂的人物,他是那个提倡“利他主义”的人物。这个人物并没有经历太多的情绪起伏,天生的演说家,想要把控他人的权利,一生平稳,不过作者并没有给他太多的情节,他更多的是起到一个言论引导的作用。我喜欢那段他好不容易赢得胜诉,深夜赶来加班,过了十分钟华纳德对他说:恭喜你,托黑先生,你失业了。对他后来供职的报社的描写,也算是对他的野心计划失败的一种讽刺吧。
盖尔·华纳德,这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人物,他说:一个圣徒进入寺庙修行,他放弃的是物质,但是灵魂上得到升华,这一点放弃算什么。而他自己出卖灵魂,做人们想要的结果,得到的是物质、金钱。是不是更加伟大的利他主义呢? 但愿他的金钱买到了想要的东西——洛克/多米尼克。从他人角度来讲,他也做了很多坏事,但是似乎作者是偏爱他的,所以我没有读懂,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
多米尼克·弗兰肯,这是一个跟三个男主人公有关系的女人,但是她只爱霍华德.洛克一个人。
这本小说太长了,我才疏学浅,真的写不出什么来,但是在读这本小说的过程中我跟着故事情节经历了一生。
我喜欢这本小说的开头,对小镇的描写,一点一点的露出它神秘的身影。
我记得凯麦隆对洛克从头到尾的情绪转变,我记得他对洛克说那是一条地狱之路时带来的震撼/更多的细节描写,我只能是只可意会了。
我还喜欢本书对景色的描写,读起来好像身临其境。
晚安。
201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