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刷FB,看到一句话"The best of time is that it changes”,不知道那个发状态的人具体是什么意思,从字面看,他最喜欢时间的一点是它一直在改变,是他现在终于过得比以前好了吗?我当然也相信,时间有把一切变好的力量,也确实在以前那些很不好的日子里,把一切都交给了时间。只是最近突然矛盾起来,惆怅起来了,常常盼望着,时间啊时间,不要走得这么快了,即使现在的一切都没有那么尽如人意,却非常肯定,这必定是以后都会怀念的黄金时代。
这种情绪是从上个星期六开始的,那天我和C去参加她以前英语培训学校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活动。月初就一直听她念叨,每次提到都难掩兴奋。为了录制庆祝视频也好几次梳妆打扮,为了那段话一个人在办公室录到八九点,为了准备舞蹈也忐忑了良久。看她这么不淡定,我一个外人也禁不住异常期待起来。
那天,我和Z来到美丽的常州工程学院,纪念会将在这里举行。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觉得哪所学校有这么好看,它明明与其他学校一样普通。也许是因为天特别蓝,云朵如丝般缱绻着,阳光就透过那些缝隙,把所有的景致照得格外通透。我们踏着塑胶跑道,慢慢晃着,笑着吐槽三三两两分布在足球场上甜腻的情侣,生平最讨厌学校的我,居然第一次在学校感受到一种从心底荡漾开来的怀旧情绪,这样的氛围,给那天的画面定下了一个深情的基调。
排队进场的时候,跟着C见到了她许久不见的朋友,他们是挺早就进入这个团队的一批人,如今分布在不同的城市,虽然仍然年轻,但毕竟也在社会打磨几年,褪去了好些青涩,眼神也多了坚定。有的已结婚生子,好些已传来喜讯,有些还当着剩斗士,虽然生活各异,聚在一起的时候就又记起了以往一起奋斗,一起疯狂的时光,倍感亲切。我听他们聊我听不懂的八卦,也跟着瞎乐,一边打量着我周围尚未毕业的学生们,想在他们脸上看到些那些年我自己的影子。
节目比我想象中的好看得多,舞蹈有古风的、现代的;小品还原了他们平时在培训中心上课、生活的情景,中西合璧,不仅有学生的表演,家长的参与也让人眼前一亮,搞笑处全场爆笑,煽情处全体沉默,看到旁边妹子们吧嗒吧嗒地掉眼泪,一定是陷入往昔回忆中去了吧。那个C录了很久的祝福视频与她诸多战友的视频剪辑在一起,穿插在节目中播放,看贺电从全国几十个城市发来,几百人每人给一幕都要好几分钟,我一个外人看着都很感动。接近尾声时,犹记得创始人的妈妈上台致辞,说她的孩子们从荒凉的大西北走到这个灵秀的江南小城,开始了十年的苦旅,她很感恩,有这么争气的儿女,还这么孝顺。其实听到她说出来的第一个字符,我的眼眶就已经湿润了,时光是那么无情,也这么伟大,它可以给予当年与命运抗争的年轻人最好的馈赠,却也在父母的身上留下了岁月的划痕。当然,时光有它的规则,我们只能选择欣然接受。
晚上聚餐快结束时,大家也喝得差不多了,只见一堆一堆的人抱头痛哭,C也和她的同学老师们相谈甚欢,向来单枪匹马的我没经历过这种场面,退出来到街边走了走,也开始回忆起了自己的青春。快午夜之际,我们告别了他们的大家长,启程回家,临走时,我说了些祝福的话,大家长说我们也要加油,我说是啊,希望十年之后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
路上,趁着兴头正好,我和C聊了聊。她说大家长真的特别不容易,他们早已经不是单纯的英语培训机构,而是以学英语为切入点,培养学生们面对逆境的能力,以及为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提供帮助和支持,是真正为学生的成长考虑的,她说这样的学习英语的团队,估计很难再找出第二个。我深以为然,教书不难,育人不是闹着玩的,需要多大的能量才能改变一个人,需要耗费多大的精力和心力才能改变这么大一群人呢?她还说:“我发现这次回去我放下了很多,没有那种不敢面对中心的感觉了,以前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不敢回去,或者做得有一点不好就会非常责怪自己,现在已经不会了,我感觉轻松多了。”我特别为她开心,从今年7月份跟她一起共事,明显感觉到她在一点点放下自己心里的包袱,也淡定多了,即使还是暴脾气,也能很快转过念来。我说,你那是开始接受自己了。在我看来,接受自己是种非常难能可贵,也是必须具备的能力。哪怕是接受自己偶尔的放松,接受自己努力了却不总是尽如人意的结果。如果要接受自己,就需要有直面自己内心的勇气,虽然很难,当做到的那一天,世界就不会那么让人喘不过气了,至少对于我自己来说,凡事都轻松简单多了。而只有当我们卸下包袱,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那天看着别人的十年,经常畅想未来的我,突然没有那么着急了。曾经有人对我说:“你最不需要着急的就是年龄,你即使什么都不做,也会老的。”那时候总觉得自己像一只被束缚在学校里的鸟,想着只有大一点了才能有施展空间,如今二十有五,对时光已经有了不同的见解,一心只想让它慢一点,再慢一点。此刻闭上眼睛,我的脑海里就出现了一幅长卷,上面记载着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卷轴缓缓打开,上面满是属于我们的光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