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既然能点进来,我觉得你应该是渴望自由的人吧,因为渴望活着的人也许还在努力地解决温饱问题,他们也许不会有太多可以思考的时间。当然,话也不能说的这么绝对,但就我而言,我可以说,从小到大我都渴望着自由。
2
听说越是得不到的东西,人就越想得到。所以我有理由怀疑,是不是从小到大我都得不到自由!
在小时候,我爸妈管我管得挺严的,如果我不听话,很快小木条就会来轻吻我的大腿,留下红红的印记,眼睛也会下起小雨。在这样的管教之下,不说星期五会顺从鲁滨逊,就算是极度的野蛮人也会被驯化。
3
其实我想了很久都想不通,为什么我爸妈要管我管得这么严?家里有一个孩子、一只狗和很多只猫。小狗比较温顺,只要见到人就摇尾巴;小猫比较懒,一天之中大多数时间都是躺着玩自己的尾巴;孩子比较顽皮,总是翻箱倒柜,拆地补天。也许相对来说,我比较野蛮吧,所以我才被管得这么严。
我其实挺喜欢上学的,因为上学的时候是自由的,不会被爸妈管。但我不喜欢上课,因为上课更不自由。交流不能用嘴巴,要传纸条;吃零食不能给看见,要偷偷地;在椅子上只能坐着,不能躺着和站着。
“上大学之后就自由了!”,这是高中老师共同的谎言!上了大学还是逃不掉要上课,上课的时候还是不能吃东西和睡觉,我觉得这并不自由。当然,换个角度看,大学又还挺自由的,因为我们拥有了选择权。可以选择图书馆也可以选择寝室,可以选择中国时间作息也可以选择美国时间作息。
4
学生时代渴望能“上课十分钟,下课两小时”;工作之后,希望工作两三天,休息五六天。我从小到大都渴望着自由,大学的时候我发现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工作以后,我发现有的人已经忘了,有的人不渴望了。
“习得性无助”是心理学里的一个概念,有个残忍的实验,把狗关在笼子里,然后定时给笼子通电。一开始狗会挣扎,会叫,会想逃离,一次、两次、三次、很多次之后,狗就不再挣扎了。这时候把笼子的门打开,再给笼子通电,狗也不逃了,只是躺着发抖。
“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是一句误导人的话,如果不是内心非常坚强的人,失败带来的挫败感只会一次一次击溃人的心理防线,最后笼子门打开了也不会想出去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低谷的时候,自信心显得格外重要,因为这会重新筑起人的心理防线。
5
我曾经羡慕鸟能在天上自由地飞、鱼能在水里自由地游,而我却不能飞也不能游,我到底有什么用?后来,我看到天空飘着的云,我看到随风摇摆的树,我看到正在骑电瓶车的我。
当我看到了我,我才发现在此刻,我也是自由的!
公众号:一株没有思想的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