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要独自借调去外地一年的工作通知时,我的心情复杂又沉重。每日不断地焦虑和复盘,担心未知的工作无法把控,担心才两周半的孩子会深受打击,恐惧和焦虑几乎在每天一睁眼就开始跟随。安于现状太久,我才意识到自己竟然如此害怕变化,但也许正是这一信号的冒头,才会让我在听到领导征求意见的时候斟酌再三还是选择了尝试。
从答应的那一刻开始,就陷入了漫长的挣扎和纠结,一面想着没有正式通知之前是否会有其他变动,如果我可以不用去是不是就不需要让孩子那么年幼就要经历和妈妈分床的日子,一面想着工作的历练机会于我这个岗位实在难得,这次不把握住也许就再也没有了。在这些不断重复的无法把控的焦灼和不安中,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寻求答案,总算有了些许坚定。
寒假的时候只要一提到这个事,多多就会哭哭啼啼,坚决摇头“我不同意,我不让妈妈去福州”,看着她委屈巴巴的小脸,我开始非常后悔自己的决定,但是又知道这种层层上报的申请是无法凭我一人私愿随意更改的。某天在看《玫瑰的故事》的时候听到黄亦玫的老板在做人员工作安排时跟苏苏说的一句话“每个人的花期有限,不用就浪费了”,我深受震撼,是啊,无论在哪个领域,每个人的花期都不一样,有人早有人晚,有人长有人短,在尚还年轻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开拓眼界精进自己的机会,对我而言,让它溜走一次也许就不会再有了,想到这里,我开始改变自己的纠结心理,并告诉自己,目前我需要做的,是安排好家里,安抚好孩子的情绪,而不是纠结如何推翻一个经自己考虑后做出的已经“板上钉钉”的局面,再怎么纠结“去或不去”,都已是徒劳,既然下定决心,无论步履如何沉重,都要勇敢迈出去。
最关键也是最紧要的一步是,改变自己世俗又陈旧的认知,为什么我必须设定孩子离开我对她的成长就是百害无一利的呢。一来奶奶也是从她一出生就陪伴在旁的照料者,她们彼此熟悉也彼此信任,她不会一无所有,也无需面对生活环境和方式的变化,她依然可以按照我平时上班的节奏和奶奶在家里看书玩耍,去小区里和自己的好朋友嬉笑打闹;二来孩子爸爸也即将结束挂职回到孩子身边,爸爸的回来也会使家里有其他帮手,奶奶也能有休息的时间;第三我可以设定每日和孩子视频的固定环节和时间,在每一次离家和回来的时候都给她固定的仪式,例如拥抱、告别,让他了解妈妈的工作和回家是有周期性的,每个周末只要可以,妈妈都会尽力回来陪伴她;第四,也许“分离”对于我和多多而言,都是必经的一课,发生在这个时候对她而言不一定是坏事,下半年她到了幼儿园,应该会有更好的适应力,经过这样的短期分离和团聚,他一定会成长很多。
晚上看到一句话,感触颇多。“爱不会因距离而消失,母爱是‘关系’而非‘时间’”,是啊,如果仅仅担心距离和时间会切断我和多多之间的联结,那我就是太小看了自己也太不相信她,真正的爱是能跨越重重阻隔的力量,是强大、有力、长远而又坚定的,只要勇敢地表达和持续的联系,我们一定可以等到跨越阻碍的那天。困顿期间,看到了一段金靖的访谈,她说她在产后两三个月出来复工的时候,有人问她“才两三个月你就出来啦”,她认为女性不能被母职所捆绑,并推荐了她自己看的书《我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看过之后,我也深深被触动,所有的职场妈妈都有一个共同的痛点,就是当自己职业的理想和家庭的职责难以平衡的时候,究竟该如何取舍,其中有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可以有几十年那么久,残酷的是,高光时刻也许只有那么一两次,一旦错过某次机遇,后面再努力也无非是原地踏步, 不进则退”,是的,没错,对于职场妈妈而言,也是如此,不抓住难得的机会,也许以后再也难以实现突破,但是抓住机会的代价实在残忍又艰难,但是再艰难,我们也要握住,妈妈是孩子的榜样,希望孩子在妈妈的身上看到人生无尽的可能性,从而永远怀有冒险和开拓的信念。
最近很喜欢一句话“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过度抱怨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消耗自身能量,面对困境时,跳出局限,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得失才能真正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最近每天解决焦虑的方式就是看书、读诗,文字总有治愈的力量。今天的为你读诗公众号推荐了一首小诗,叫《耐心》,作者是秦立彦,实在太契合自己当下的处境,读完觉得又充满了力量。
耐心
秦立彦
我对这世界没有耐心
种种的事都令我烦闷
仿佛有谁故意与我为敌
布置下许多障碍和陷阱
我必须将它们一一克服
然后才能看清自己的道路
然而障碍总是层出不穷
一个有耐心的人对我说
那些并不是障碍
道路就是那样子的
每块小石子都有它的好处
它们加在一起就是道路的全部
错过了黑夜
你也将错过黎明
站在终点的时候你将两手空空
“错过了黑夜,你也将错过黎明”,如果连黑夜都没有勇气挨过,又怎能体会黎明的希望呢?也许我现在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将身处黑夜,但一定会等到光明到来的时候,就像王计兵所说“我相信生活给了我多少风雪,我就能遇到多少个春天”,分离是短暂的,分离后的重聚一定更加幸福;困难也是短暂的,困难后的成功才是心之所向。
还是为你读诗,前几天它的平台更新了一首短诗,来自于坚的《作品67号》,里面提到“人活着/不要老是呆在一间屋里/望着一扇窗户/面对一只水杯/不要老是挂着一把钥匙/从一道门进去又出来/在有生命的年代/人应当到处去走走干干”,2025对我而言,是迎接变化和攻克困难的一年,我相信在积极的变动和勇敢的进取中,一定会有新的生机和希望。加油。
最后,给自己一句年度勉词,是一本之前看过的书的译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原文为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出自《圣经(The Bible)》旧约(The Old Testament)中的「诗篇(Psalms)」,这句话本身有双重解释,一种是“逃离”,一种是“找到新的信仰”,希望在“逃离”现有的职场困境的决定之后,我能在2025找寻到新的广阔天地。
梦虽遥,追则可达;愿虽艰,持则可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