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诗词八首

辛弃疾是中国文坛豪放派的代表,诗词成就与东坡齐名,人称“词中之龙”。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各种风格都能信手拈来。以下是他的部分经典之作,邀君共赏!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先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元夕的热闹景象,最后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化了全词的意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辛弃疾寄好友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回顾了他当年领兵打仗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对中原未收的遗憾痛心之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溪桥 一作:溪头) 

这首词带我们领略了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全篇无一华丽辞藻,无一闲言,看似朴实无华却蕴藏词人潜心的构思及淳厚的感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是一首沉郁顿挫、悲壮苍凉之作。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 同:无)

作者用了侧笔反衬手法,反映农村生活中一个恬静闲适的侧面,却给读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补充余地。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



 《一剪梅·中秋无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月也 一作:月在)

在这首词中,作者明伤“中秋无月”,实则有英雄末路之叹。全词写景抒情融为一体,语言明白晓畅,婉曲蕴藉,韵味无穷。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全词构思精巧,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完整“宋词三百首”原文及参考译文,卷二: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汉唐雄风阅读 4,693评论 1 4
  • 宋词精选详解(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
    汉唐雄风阅读 5,543评论 0 1
  • 他是词人,也是将领;他文能横槊赋诗,武能上马斩贼;他与苏轼合称“苏辛”,和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 他致力于收复...
    巴山夜雨_b45f阅读 4,638评论 1 1
  • clear both 可以清除对它影响最大的浮动 可以解决高度塌陷 .clearfix:after
    优秀的人A阅读 45评论 0 0
  • 大年三十儿,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日子,家家都在做着各种除夕夜准备,朋友圈里欢歌笑语,一团喜气! 晒着舒适的太阳,亲朋...
    秋小禾阅读 3,79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