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与大堂经理

产品经理是什么经理?与项目经理有什么不同?

这或许是在互联网行业中问的最多的问题,许多行家给的答案、举例、证明也多样专业,无需我多言。

今天大开脑洞聊聊产品经理与大堂经理的异同,目的在于利用后者的参照性更好地解释产品经理这一“美妙”的岗位。

01

为什么说产品经理像大堂经理?

此处的大堂经理指的是饭店的前厅经理,可聚焦至一个小饭店的前台经理,具体的工作内容就是把客人招呼进来,为客人点好菜,将下的单交给后厨,维护好客人吃饭期间的体验,最后吃完再见欢迎下次再来。

这一整个流程,很多处都很像产品经理。

招客人进店,意味着寻找目标用户,在客人路过店门口短短几秒钟瞬间,要用极简的话语高度概括饭店的核心定位(产品定位),以求说服客人能够停留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走进店里。

客人走进店里,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有兴趣要吃你的菜(使用你的产品),这时便要求你(产品经理)为其介绍其各类菜肴特点(产品功能),你为其介绍一二以后,客人点了今晚要吃的菜。

笼统的说,这是前期提需求。

02

厨师与工程师

厨师执迷于美食的精致、美味,就好比工程师精于程序的结构之美和实现的成就感。

厨师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厨房,专于美食的制作不接触形形色色的客人,就好比工程师只乐于研究代码运行而不愿主动采集用户需求。

总的来说,他们都是技术类人才。

所以大堂经理只是把客户要吃什么菜告诉厨师、产品经理只把用户想达成什么样的需求提给工程师后,他们就专心研究去了。

这异间同行的两个进程,最类似的是需求评审阶段。

对于大堂经理,要给客户讲:您如果今天比较上火的话,可以选择点一下我们的A菜,它凉性保养,对于身体,有降火养生作用,比起冷温度的B饮料的猛击快速降温,在身体的保养上是有益处的。

对于产品经理,则是把用户要一匹马的需求换成达到更快速度的需求继而提出造一辆车的解决方案转头告诉工程师了。

再一个是两者的薪资,类比起来很有意思,可谓是“难兄难弟”。

在小饭店里,基本上厨师的工资都是高于前台经理的。

在普遍的互联网公司,工程师的工资也都是高于产品经理。

工资的高低决定于这个岗位,而不在于具体的人。

因为,岗位背后对应的是责任感。

那薪水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个人的薪水由可替代者中,最便宜的那个人决定。

在这里,可能有人认为:你的薪水不是由你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么?

其实不然,你有再高的核心竞争力,你应聘前台的工作,是拿不到总裁的薪水的,即使有总裁的同等能力。

所以,核心竞争力其实是别人选择你的理由,而不是为你开这些薪水的理由。

话说回来讲产品经理与大堂经理。

前期产品经理薪酬较低是因为工作经历少,业务经验低,就好比大堂经理只干了餐饮行业中的某一类,无法接收到各种各样客人的口味需求,即使接到了,也无法更高效的满足他们一样。

而工程师和厨师,他们则是垂直作业,在川菜馆里的厨师肯定是不会要求你做粤菜的,只需要你把川菜做精,做到客户满意度好评率高便可。

但是你要是走了,我哪里去找川菜师傅呢?

所以在各行各业“历经沧桑”后还能勇往直前的产品经理才能在更高岗位上拿高工资。

03

产品经理是翻译家

在结尾,说一下对产品经理的认知。

业内人对产品经理这一岗位给出了不同的对比参考,几乎在每一个专业领域中都有涉及。

有人说,产品经理是战略家,是艺术家、是心理学家、是行政员工...

由产品经理宽泛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来说,上述的每一个角色都适用。

但到底有没有高度概括产品经理的一种角色呢?

应该是没有的。

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则侧面反映了产品经理的“多面性”,以我工作经历来看的话,我又给出了一个新的代名词。

产品经理是翻译家。

看以下这些场景:

面对用户反馈,要将用户需求翻译成产品需求,再翻译成技术需求给研发;

面对上层领导,将战略需求翻译成业务需求,再翻译成逻辑需求最终到研发;

面对运营人员,将运营需求翻译成数据需求,再翻译成产品需求最后到研发。

...

和用户交流,要讲“方言”,和上层领导沟通,要论“官话”,和运营人员说话,要说“专业话”...

这又是对应产品经理的一种必需能力:沟通力。

因此,需要你通“各国语言”,并更好地翻译每条信息后,沟通起来才能畅通无阻

而对于大堂经理,则要将客人的喜好、忌口、特殊要求一字不落的翻译成菜品需求告诉厨师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