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的,看了一遍贾平凹的母亲,他字里行间的娘,走了三年,依旧如影随从在他身边。那刻骨铭心的心恋,也许只有带到地下,才断。
这只有深爱的亲情才会感知的吧!
笔下那小脚的母亲,打喷嚏时母亲的言语,读着,读着,想起了姥姥,小脚的,穿着斜襟外衣,梳着一个挽起的发髻。干干瘦瘦的,做什么都立立正正的。虽体力不支,却极有打算。在那个靠劳力吃饭的岁月,她那单薄的身体拉扯着我把日子过出了邻里们的惊叹!
儿时,比今日的这节气早个月吧,姥姥让妈把房前屋后的闲地翻了起来,赶出圈粪在墙外干着,剩下的活便是我俩的了。我用粪娄一点一点的运到翻的地上,姥姥匀称的匀进土里。累了回家吃饭。饭开劳力们基本从地里回家了,便去邻居家挑水,三姑特做的小水桶,两桶不够大人的一桶多,我挑着不累,一天挑个五六趟够了。这样节约了大人好多时间。也正好赶上邻居刚回家,木做饭,孩子去不赚人闲。
过个十来天,姥姥像能恰会算一样,说好挖菜了。放学让我和卫华几人去坡里挖菜,邻居很相信姥姥的话,只要她说出来,几家忙不跌的送过篓子和小镢来,来我家放下书包,合伙上坡里,挖满篓子回家倒给猪。边倒姥姥便念叨又省2瓢饲料了。
榆花开了,一搂粗的大榆树长在湾沿上,榆树枝很柔韧,不易折断。细心姥姥用车攀拴着我腰,用绳子把我和小土车联在一起,怕我一不小心掉湾去。用长竹竿拴上钩子让我挂住树枝往下拉,她用竹竿拴着镰砍树枝,又累又好玩,碰上大树枝直接会把我拉的双腿离地,在那打坠坠。在那掉着像打秋千似的,自个乐的肚子疼。砍下的树枝推回家捊下榆钱来,拌上豆面,上锅蒸,心疼我的姥姥在锅的一面撒上一把白糖。吃的津津有味。这一锅就是二瓢面啊,那些年,这口菜得壮力去抢。姥姥叨叨叨着。
再暖和点,洋槐花,洋槐叶统统进了肚子。
收小麦了,小地的推姥姥去地里坐着小板橙割,我在边下撑袋子,防止掉麦粒。(麦子太矮了)秋天下来的花生玉米。花生全是姥姥做主力,手剥的,为了妈妈一斤米子多卖2分钱。玉米机器打过以后,姥姥能再从梆子上抠出2袋玉米粒来喂猪。
种小麦时,一浇地,掉在地上的豆粒清晰可见,姥姥变戏法似的拿出夏天有的吊死鬼虫子的茧子给我戴在手指上,防止豆杆戳着指尖,让我去地里拾豆子。又或者挖豆虫,再或者脖子上挂个布袋去沟边,河沿勤快人家点播的豆角,红豆,一类的干了杆不要了,去剥出豆粒来带回家。
初冬忙着晒地瓜干,干地瓜,晒萝卜樱,疙瘩樱,窝咸菜。去地里拾白菜叶等。姥姥的脑子像电子版数码器,把每一天都安排的有条有序,有重有次。
在那个刚刚单干的岁月里,把我养成村里同龄人中穿着最光鲜,保暖的孩子,有一年四季的衣服,三季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