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心

文/日月

今天跟朋友聊家常,说起来某某某、谁谁谁私心重、自私得很,什么事都是围着自己转,对自己无利的事不闻不问,走的远远的,对自己有利的事,奋力往前靠……。

其实,人有私心很正常,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成分非常浓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亲如手足的说法很现实。或对父母、或对兄妹、或对亲人、或对朋友,总比身边的其他人多了一份牵挂和关注。再而近之,对自己尤为上心。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些情况太习以为常了。与别人发生矛盾,必须站在和自己最亲最近的人一边。当有利益的时候,每个人都愿望着利益获得者是自己,而不是别人。虽然每个人的外在表现不同,或埋于内心不表白,或毫无忌讳地表达出来。但众多人的心理确实如此。

我们任何人都不用避讳。有句话说的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说的也是这个理。现实是残酷的,竞争是激烈的,生存是困难的,当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避免不了就会滋生出一丝一点的私心,当这点点滴滴汇聚成体,自然就能让他人感觉到了私心。

于是,就出现了排队插号,好事就近,评委人情分、感情分等等这样见怪不怪的现象。

私心不是错误,而是一种无法避免的误差。它只能减少而不能消除,因而我们在管理中,尽量避免或减少情感因素存在的大小,在实际情况下,更加趋向与公正、公平。

我们在理解人的私心的同时,更要关注的是人私心的大小,与私心大者相比较,私心小者便不算私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