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活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原因,都发生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一
诗人余秀华的故事刚刚被拍成了一部纪录电影,叫《摇摇晃晃的人间》,我没有去看,但好几位看过的朋友说,里面讲的主要是余秀华怎样离婚,以及在那之前她经历的生活。
余秀华的诗《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 3 年前某个深夜突然刷屏,因为题材和里面显示的才华。此后,关于她的话题被热烈讨论了大半年,但不再是因为她的诗,而是她的身份:一个坦率的残疾的农村女诗人。
尽管公开大家都不敢谈论,但我(想必你也是)在太多半公开和私下场合看到人们很多错愕。很多人认为余秀华是个怪人,她的怪在于反差:一方面她残疾而穷困,但才华惊人;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她残疾而穷困,但毫不避讳地畅谈性、爱情、对钱的渴望。
这其实很正常。但不少人也在想:她为什么不更加克制、优雅,或者更加“自然”?
其实,尽管被讨论了这么久,在这部电影面世前,大多数人看到的都是她突然走红的那一部分。有心人隐约看到过关于她生活和婚姻的只言片语,但大多数时候,她几十年里经历过什么,过什么日子,每天在战斗的是一段什么样的家庭关系,很少有人知道。
也无法理解她为什么会在面对突然到来的名声时,会做出这样的反应:露骨地讨论性和爱和钱。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活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我们看到她最容易看到的一面,然后产生理解或者反感。
但是,那些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我们不理解、不喜欢、无法欣赏的人,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理由,都发生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二
很多人可能不同意:即使自己不知道余秀华的生活,也是喜欢她、理解她、尊重她的。
那我们换个例子。
大约半年前,一个农村妇女忽然因为快手上的视频走红,或者说,出名。她在一些视频里展示了自己吃异物(灯泡、蠕虫……)的过程。很多人先是惊诧、反感,然后舆论慢慢变为“可怜”。人们花了大半个月讨论那部视频,讨论她为什么生吃死猪,讨论那背后衰败的可怕的农村。
过了一段时间,我和一位快手的朋友聊到这件事。他说的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那个用户平时上传过很多视频,很多都特别无聊和正常,随手拍一些农村生活的片段,但观看量特别少,没有人关注,也没有人知道。
那也是她愿意展示的生活,是她真实的日常生活。但那生活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
在所有的讨论里,我们都会提到她是那个“自虐”的农妇。无论我们试图理解,还是试图批评,都基于这一点。我们看不见她生活的全貌,也没兴趣看。
三
有时候,我们觉得无法理解一些人,无法理解一些事,愤怒,反感,嘲笑,是因为他们主要活在我们的视线之外。
几天前,我写过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很多人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是一个父亲。
几年前,人们讨论过基努里维斯,讨论他总会突然发胖身体走形,讨论他人生一塌糊涂,自己坐在垃圾桶边的长椅上啃汉堡,讨论他倾尽全力拍《太极侠》这样的电影,“很好骗”。
但我一直记得我推荐过的一篇写他的短短的文章,里面列举了他人生里的经历:父亲因为贩毒入狱、脱衣舞女郎、女友流产、看着自己的女友死于车祸、妹妹患白血病……以及他说的那句话:“你们需要快乐地生活,我不需要。”
在看不见的地方,人们很可能过着我们无法想象的生活。
四
问题并不在于“我们因为不了解而喜欢他们”。问题比这个更严重:无论是喜欢、钦佩还是抵触、厌恶,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大多数人的事情,都是一小部分。
即使是我们喜欢的、赞美的人也一样。前一段时间,范雨素写的文章突然被广为传播,但人们在赞扬的时候,并不了解背后的那个她,以及在她文章突然走红之前的漫长的、被拒绝和不被认可的写作生涯。
这个世界更全面、更真实的样子,人们的大部分努力,都发生我们看不到的地方。
这个世界为什么这样,一个人为什么可爱为什么讨厌,原因也都发生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
我们正在失去对他人更全面的好奇心;我们也正在失去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机会:我们因为“热点”、甚至因为朋友圈的标题来了解世界,在这个基础上参与讨论。
我看过美国 LIFE 杂志创始人亨利·卢斯写的创办宗旨,第一句是:to see the life, to see the world。然后,他写了很多:去看穷人的脸和富人的表情,去看千万里之外的事物,去看藏在墙后房间里的事物……
我们现在已经不想去看那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发生的事了。
五
结尾说回余秀华。我想,因为这部纪录电影,人们又会集中看到余秀华的“离婚”。但其实,这仍然是那一小部分我们比较容易看到的东西。
我们会因为这一部分继续讨论她,试着在这个基础上理解她,喜欢或讨厌她。
但我们仍然看不到她的大部分生活。
所以,我经常在回复新世相读者时说一句话:
我们是谁,竟敢这么轻易地评价别人的生活?
读后思考:
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你过着什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