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篇 2.4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 “我十五岁立志学习求道 , 三十岁立身 , 四十岁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认清天命,六十岁能接受各种不同意见,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越规矩。”

      【心得】

《论语》中这一篇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篇章,它描绘了一条终身学习的人生轨迹,是儒家修己安人的人生轨迹,是儒家内圣外王的人生轨迹。其主旨是“终身学习”,不同的年龄接受不同心智的学习。人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就有意义,过去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是知识和科技爆发的时代,不学习就活不到老。

     其实,人生成长的过程也是心灵回归的过程,生命之初(30岁之前),保持有旺盛的生命力,自然天成;之后的岁月便是众生万象,随着时光融入不同的生命轨迹。每个人心中也有了自己不同的守望,虽然守望的目光里气象万千不一而同,可那份纯真明净的期望之心是相通的。回归初心不是逃避,而是主动的心灵充电。因为只有懂得回归的人,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走的更远。

      假如我们能够做到二十而立,三十不惑,四十知天命,五十耳顺——把孔子曾经演绎过的人生历程前移一个阶段,那么六十岁可望成大器,成大师,成伟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