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母亲一句“早餐该添些新花样”,引动我们三代人聚在厨房案前。因我与女儿各自的口味,两种馅儿、两种形状的饺子便应运而生——胡萝卜馅的包成月牙,荠菜馅的裹成元宝。母亲擀皮,女儿捏褶,我居中调馅,三代女人指尖翻飞,面粉如时光的轻雪,无声沾满了衣襟眉梢。
凝望着女儿认真的面庞,我忽然想起她幼时舌尖上的倔强,肉、胡萝卜、香菇一概拒之门外。那时我怀着爱意苦心周旋,将所有她拒斥的食物细细剁碎,再调入鸡蛋,揉进馅里,如同完成一场秘密的魔法;胡萝卜汁与菠菜汁染过的面皮,如初春的芽色般鲜亮动人,我怀着无尽的耐心将那倔强的小嘴一点点哄开。彼时锅中的饺子,玲珑可爱,漾开一片彩色的涟漪。
岁月悄然流逝,彩饺也如褪色的旧照片,淡出了我们的日常。时光的河流冲刷着昔日那份执拗的用心,纵然再尝试着做一次,也仿佛徒然——那份心境如彩饺的色泽般消褪,再难追回。案板上此刻的面皮素白一片,如生活本身洗尽铅华后最本真的模样,不再需要五色斑斓的装点。
案前三人笑语不绝,月牙饺与元宝饺在盘里安然而卧,像不同世代无声而温和的彼此守望。女儿专心地捏着她爱的月牙,我则低头裹起荠菜元宝——指尖塑形,原来亦是爱的地理分界线。两种形状如默契的暗语,各自安放于不同口味的归属里。饺子在蒸笼里挨挨挤挤,热气氤氲,模糊了彼此的形状边界;可那界限并非隔阂,倒如血脉中各自奔流却最终汇合的水系,蒸腾起暖意融融的家的气息。
案板上素白的面皮,包裹着荠菜的清苦与胡萝卜的微甜,更包裹着时光深处精心调制的彩色记忆。岁月终究催老了彩饺的鲜艳,然而荠菜与胡萝卜馅的两种形状,却如母亲绵延不绝的心意,在案板之上清晰可辨:这分明是爱的密码——当色彩渐渐消隐,朴素之下的用心反而愈发明晰,那是穿越了岁月烟火而沉淀下来的恒久印记。无需刻意寻找,爱早已在生活的烟火里,无声地捏出了它最朴素、也最坚固的元宝与月牙。
有一天,女儿也会忆起这个午后:三代人共同揉捏的时光面团,那面粉轻扬、笑语交织的温暖,连同这盘素净却情意分明的饺子,将成为她生命底片中永不褪色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