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社老官大叔精选的社群案例4】
来源:疯蜜社群运营总监Rita的专访。
一、嗨翻十城的自由日派对
2015年底,一场主题为“疯蜜自由日”的派对活动席卷十城,现场覆盖3000多位女性,获得1200万元赞助。在各地美少妇的精心策划下,每个城市派对的形式不同,风格不同,都凸显出了别致的创意。
北京的派对是礼服配棒棒糖,成熟中蕴含着童心;上海举行了黑玫瑰与红玫瑰主题酒会,一个经典,一个妩媚,各具风情;成都的会员来到有70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宅里,弹琴品茗,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长沙举行了一场亲子烘焙趴,让高质量的陪伴不再奢侈……
这便是疯蜜社群的大型线下活动之一,受到了所有追求高质生活女性的瞩目。然而,如此高规格的party并不是由社群总部组织的,负责该项目的只有四个人,主要是确定主题和给予品牌上的支持。至于各城市的活动策划和执行,完全是由社群成员自己来完成的。
其实,就连“疯蜜自由日”这个倡议也是成员自己提出的,她们有感于现在的很多女生会爱人却不懂爱己,会抱孩子却不会抱自己,便号召大家转换下常规的生活轨迹,每周至少留一天时间给自己,过一个Free Day。
像这样由成员主动发起的活动还有很多。在去年的一次群分享中,有一位作家成员觉得疯蜜社群中的女人都有很多故事,可以集合起来写一本书,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总部也觉得点子很好,同意协助实施。
于是,她们便在群里发起众筹,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任务。先是确定12位女主角,尽量避开名人,选择那些真实平凡但又有代表性的温暖人心的故事。大家自发报名,然后由成员进行投票。接下来的写作、编辑、出版等事项,都是由熟悉各环节业务的用户自己实施的。
如今,这本名叫《活出自己》的书已经上市,算是社群成员为自己打造的一份纪念礼物,同时也真实地展现了当下女性的面貌,有公益的性质。
可以说,疯蜜社群为成员们提供了一个互相连接的平台,而进入组织的人用自己的热情去付出和获得,彰显出一定的去中心化特征。
二、生来如疯,活该如蜜
经济的发达和文化的开放,为女性群体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独立机会,她们既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市场消费的主力军。社群崛起之后,很多人都想抓住这个群体,以内容、产品或服务为价值点,聚集成一个个圈子。疯蜜社群虽然也走得是这条路,但步伐要迈得更大,其背后的支撑便是社群门槛和价值观。
有过多年女性营销经验的社群创始人张桓,熟谙女性的心理和社群组织的规律,他说:“社群经营的是一个组织的BIG及吸引力,这个组织越活跃,这个社群里面的人群和资源越多,这个社群就越有魅力。”
疯蜜社群的种子用户是他在工作中认识的一些高净值的独立女性,为了让大家能在同一个段位里自如社交,因而设立了一个很高的入群门槛:硬件上,一线城市的用户资产要达千万,二线城市的300万起;软件上,她们对生活品质有追求,颜值还要高。这种严格的把关,一方面是对人群进行筛选,找到精准用户,一方面也是看重她们的消费能力,便于提供整体服务。
所以,疯蜜社群不是靠内容来吸引用户,而是靠这群人聚在一起的群体魅力来黏住大家。外边的人都想进来,在里面的人又感到很自豪,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但门槛只是一种手段,要想社群长期沉淀,必须给成员认同感,也就是价值观的传输。“做社群没有什么比价值观更重要了,只有价值观才可以长期凝聚人,而且必须是正能量的价值观”,张桓说。
疯蜜社群的价值观便是live for me,生来如疯,活该如蜜。她们本就拥有自己的事业,经济独立,不必依附男人,当然想要为自己而活。据社群运营总监Rita感觉,这些疯蜜们没有网红脸,每个人都美得很别致,未必都是天生丽质,但由内而外散发出自信的气质,并且不安于现状,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尽管我还不是美少妇,但很喜欢和她们在一起共事”。
用成员自己的话来描述,“疯蜜中的女人,都是多金的,多数是创业者,少数是富二代,在工作中会比男人更拼尽全力,这就是她们的‘疯’。同时,她们的女性特质又很明显,关爱家人,关心朋友,关注公益,这是‘蜜’的部分”。
社群以微信公众号为承载平台,除了发布活动信息外,还开设了“疯蜜范”、“疯言蜜语”等栏目,报道社群中有特色的人物故事,或者用户自己投稿,成为一个为美少妇提供发声的平台。如今,已经吸引了20多万粉丝关注,其中付费会员达到两万。
三、从100名种子用户到全国裂变
出身于德州的张桓,身材比较瘦小,温柔和善,没有我们印象中“山东大汉”的感觉,上学期间就是女同学心中的暖男。哈工大毕业后,他进入一家家电公司上班,开始接触营销,发现自己颇具这方面的天赋。
经过一段时间磨练后,他已经熟悉了这个行业的门道,并有了自己的独特心得和方法论,开始给一些品牌做顾问。24岁时,年薪就接近百万。
2006年,他成立了自己的营销公司“尚道”,专注于女性群体的营销,合作过韩束化妆品、哎呀呀饰品连锁、SPAKEYS苍井空内衣等著名品牌,创造了不少营销界传奇。同时,他还开办了“女性消费研究院”,专门分析女性心理,探索女性市场趋势。
张桓为人真诚,他欣赏那些成熟独立又有想法的女生,除了给予鼓励外,还会一阵见血地指出她们的问题,成为不少女人尤其是少妇的知心男闺蜜。有一次,一个用户向张桓诉苦说,她以前在外企做高管,结婚后成为全职太太,有天晚上忙完后,做到镜前,发现脸色变得蜡黄,感到很惊慌。张桓听后,也很心疼,开始有了要做些事情,帮助这些少妇的想法。
之后,他和真格基金的徐小平、丰厚资本的杨守彬等人一起去以色列游学。聊天时,大家觉到他谈起面膜、丝袜等女性用品来头头是道,比女人还懂女人,便鼓励他去创业,并现场敲定了400万的天使资金。
2014年4月,张桓开始建立面对美少妇群体的高端社群。他先是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消息,招募100名美少妇作为“梦想天使”,因为之前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很快就有500人报名。张桓从中挑选了100位高金高颜值的用户,包括网络人气作家Ayawawa、漫画家粥悦悦等知名女性。
凭借着种子用户的人气,疯蜜社群很快吸引了大量精英女性的加入,她们大都是冲着这个群体的文化氛围而来的,所以社群一开始就是去中心化的,是由用户共同建造的。比如,“疯蜜”的名字出自一个叫慧珺的用户,而社群理念“live for me”是广州的疯蜜滨奇提出来的。
同时,由于是去中心化的,疯蜜社群的发展路径也和很多社群不一样,一开始就注重裂变。它在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建立名叫“疯窝”的分群,指认合适的人担任“窝主”,然后由她自主发展会员,并和当地的疯蜜们一起举行活动。如今,疯蜜社群已经在12个城市建立了疯窝。
四、高质服务基础上的会员体系
提起疯蜜社群的运营,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一次,一个投资人想参加疯蜜的活动,便问张桓地点在哪里,张桓说不知道。又问活动是干什么,张桓也说不知道。其实,这恰恰体现了社群自组织和自运营的特点,总部只提供品牌支持,至于活动的具体实施,全部由各地的疯窝来负责。
“疯蜜社群的活动就像球星的粉丝见面会一样,在官方的支持和协助下,粉丝们把什么都准备好了,明星来参加就行”,运营总监Rita说。这种成效要得益于社群垂直化分层级的管理模式,采用“漏斗机制”来组织活动:先是在大群发布信息,确立主题;然后,各个城市的分群根据通知认领角色,商讨怎么把活动做好;最后,再从参加活动的人中,筛选出适合社群的人入会。
不过,疯蜜社群的运营也经历了一个调整的过程。由于裂变迅速,在起初两个月就从一个微信群扩张至10个微信群,最高峰的时候大概有500多个群,其中也包括一些做活动建的群。后来考虑到信息过载,用户的精力有限,应该给她们做减法,把最好的东西给她们,总部便在今年6月份解散了大部分的微信群,只留下几个核心群。
Rita认为,微信并不是沉淀社群的工具,而只是个临时协同工具,有一定的生命有效期。解散群后,疯蜜还会通过App、电话等方式连接会员用户,而普通用户可以从公众号上了解社群的动态。“十万躺尸关注,不如一万付费用户”,她说。
也正是在这个理念基础上,疯蜜社群建立起了系统的会员制度,用高质的服务黏住高质的人群,也是他们最主要的商业模式。经过更新,目前的疯蜜会员包括两种:一种是一万元一年,可以免费参加一定数量的社群大型活动,比如以哈雷、高尔夫、艺术、礼仪等为主题的活动,也可以免费使用机场的贵宾厅,享有境外医疗方面的优惠等。
另一种是12万元一年,又叫“疯蜜投资会员”,能接触到30多个可盈利的女性投资项目,如名创优品、胡桃里、许个愿吧等。这些项目,一般人无法加入投资,但是疯蜜社群通过品牌的影响力可以获得入股机会。同时,她们还可以参加股权投资营的培训课程,邀请国内顶级专家和企业家来授课,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就要拿一百万元进行操盘,真正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
谈到社群经济的前景,张桓认为:“现代商业正在经历从物以类聚到人以群分的转变,未来企业或者平台服务的将是一类人,而不是用产品服务一群人。社群就是快速高效找到这类人的捷径。”疯蜜社群所走的路正是如此,它通过一定的门槛筛选出精准的高净值独立女性人群,用高频度、高质量的活动所构建的文化氛围将她们沉淀下来,在提供人脉和资源机会的同时,自己也就收获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