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形式的转变,读书的方式和以前也大有不同。
在学校的时候,每天的主要任务可以认为就是学习,这是社会允许你的。时间也有整块的可以利用,精力也不太会掺杂太多杂事,因此一门学科可以从入门开始慢慢进入,一本书可以从第一页开始慢慢读。
工作了以后就不一样了。白天最重要的大块时间是花在工作上,这是节省不了的,除非你不想干了。剩下的时间要么是零碎,要么就是在工作后,精力也不够充沛。
这个时候读书的方法如果还停留在打开一本书从第一页开始读,是低效的,甚至是没有实操可能的——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打开了无数本书,读了很多第一页,最终没有读完,也没有收获。
更好的方式是“六经注我”,区别于我们常见的“我注六经”。不是用我去读书(“我注六经”),而是用读到的书去完善我(“六经注我”)。
“六经注我”出自宋朝陆九渊的《语录》,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思想会直接把你以前对待知识和书本的态度一百八十度扭转过来。
“书”是一个形式,它是作者按照自己的系统把大量事实与观点串起来表达给读者的一个框架。但注意,这是作者的框架,不是你读者的框架。读书的目的是把作者的内容嵌入你自己的框架中,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所有书都应当是为我们自己服务的,我们应该像取用做饭的食材一样取用书里的内容,不是全部,而是对你的框架、对你当前关心的问题最有用的部分。
所以,打开一本书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这个目的性可以是当前急于解决的问题,可以是对于一个学科的某个疑问的解答,可以是对感兴趣的内容的研究。这些都可以,唯独不可以是一个小清新捧着一杯咖啡在午后闲散的打开一本书的心态。请小清新关掉本页面,这篇文章不需要你们阅读。
为什么要有目的性?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说,目的性会告诉你一本书的哪些部分是对你效用最大。好比你体内缺某些元素时,你对包含那些元素的食物就会感到特别饥饿。目的性在这里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如果你像“缺乏某种元素时饕餮某种食物”一样阅读你“凭借目的性选择出来的那些章节”,你的效率就最高,你的联想能力就最强,你的启发就最多,你的记忆就最深刻。
书要精读还是泛读?掌握了“六经注我”这一思路,这个问题迎刃而解——“精读”。但是不是整本书从头精读到尾,而是带着问题和明确的目的,精读核心的章节。如有必要,从一个章节发觉了另一个有意义的章节,当然可以信步游走,但是这“游走”依然有着强烈的目的性,是为了最终“注我”,而不是为了沉溺于文本而不能自拔。
泛读最大的伤害不是没记住,而是没有真正把读到的东西嵌入自身的框架之中。若没有嵌入,就没有“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