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阳光媚明,望着窗外来往的车流和匆匆而过的形形色色的身影,突然感觉对老婆和孩子有些愧疚。昨天小家伙吵吵着要带他去靖港玩,因为手头的事实在太多,节后要为某部门把一本书编排和印刷出来,还有公众号的一个投票平台要搞,实在抽不出身来,也只能怀着一份愧疚,日后弥补吧。
想到老婆和孩子,难免会想到婚姻。而望城步行街也有一组与婚姻有关的雕塑,当然,那也是一个离我们有些远的传统了。
二人花轿接新娘
这一组雕塑由花轿和人物两个部分组成,包含了新娘、媒婆和轿夫三种角色。这样的花轿是普通人家接新娘子用的。古代花轿的种类及样式很多,也因为各地的习俗、贫富及主人的身份而略有不同。普通人娶亲用的一般是二人抬的花轿,罩轿子的帷子选用大红色的彩绸,并绣有富贵花卉、丹凤朝阳和百子图等吉祥图案,缀以金、银色,用来烘托热闹喜庆的气氛。而家境富贵的人家就常用四人抬的大花轿,花轿的装扮倒没有什么差别。
花轿
轿子原名“舆”,最早记载的是司马迁的《史记》,说明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轿子了。晋六朝盛行肩舆,即用人抬的轿子。到后唐五代,才有了“轿”的称呼。北宋时,轿子只供皇室使用。宋高宗赵构南渡临安(今杭州)时,废除乘轿的有关禁令,从此轿子由官方使用发展到民间通用,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南宋孝宗皇帝为皇后制造了一种“龙肩舆”,上面装饰着四条走龙,用朱红漆的藤子编成坐椅、踏子和门窗,内有红罗茵褥、软屏夹幔,外有围幛和门帘、窗帘。这是最早的“彩舆”(即花轿)。
后花轿成为结婚新娘子坐花轿成为一种传统风俗,直至清朝末年,上海等大城市的很多女子出嫁不再愿意乘坐花轿,而改为马车等交通工具,花轿才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
准备上花轿的新娘
与花轿有关的一些习俗
俗话说:“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在传统的婚姻礼俗中,一顶花轿是不可或缺的道具,由此衍生出上轿、起轿、喝轿、宿亲、翻镜、压街(颠轿)、落轿等一系列繁文缛礼,把整个送嫁迎娶活动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甚至直到一经结婚登记婚姻便受到法律保护的今天,仍有许多新娘认为不坐轿车便算不上正式结婚。这种送亲轿车,照例打扮得花团锦簇,其实就是传统花轿衍变而来的。
花轿的主要用途是接新娘到丈夫家举行婚礼。在新娘娘家起轿、新郎家下轿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些相关的民俗仪式,但又因地域而不同。去娘家的路上,花轿一般不可以空着,而是坐一名男孩,称为压轿孩。
传统上,只有初嫁女子可坐花轿,寡妇再嫁一般是坐彩轿(在普通轿子上扎些彩布或纸)。至于纳妾,有些地方可以坐花轿,有些地方不能坐轿。但总的来说,旧时女性一生最多只坐一次花轿,因此是很有特殊意义的经历。
花轿迎亲的习俗
花轿迎亲是很讲究的,轿夫一般要在结婚前一天的下午,将花轿抬至男方家。晚上要点燃一些红蜡烛放在花轿内,称为“亮轿”,有“驱鬼祈福”的意思。摆放蜡烛的数量必须是双数,而且要摆成圆形。
迎娶的时候,轿夫把花轿抬到女方家的客厅中间,女方请一位年纪大的妇女,拿一面镜子,朝轿子照一照,称为“照轿”。
新娘子上轿,有些地方是自己走进上花轿,有些地方是由新郎或者新郎的父兄,把新娘或背或抱进花轿。
颠花轿
传统接亲途中,颠花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轿夫看似抬着花轿在走,其实是在原地一步三晃,加上腰部的一弯一直,使花轿左右摇摆、上下颠簸,迫使花轿里的新娘连连告饶,逼得两傍的陪轿女不停地央求媒婆,引得前来祝福的村民欢笑不已。颠花轿,就是要颠出欢庆与喜悦,同时也煞煞花轿里新娘子的小姐脾气,告诫她要入乡随俗,孝敬公婆,相夫教子,操持家务
哭嫁
当然,中国结婚的习俗,各有各的不同,但作为人生大事,都是十分喜庆和重视。这其中还有很多比如哭嫁、闹洞房、回门等有趣有意思的风俗习惯。
而在望城本地,从还有订婚的习俗,原来彩礼“一万三金”是必不可少的,即一万现金加上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现在的聘礼有越来越昂贵的趋势,既反映着经济发展后家庭收入日益提高的现实,同时也反映了部分人价值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