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avaScript和HTML之间的交互通过事件实现的。
2、事件流描述的是从页面中接收事件的顺序。
3、IE 和 Netscape开发团队提出了差不多完全相反的事件流的概念。
4、IE 的事件流是事件冒泡流,而 Netscape 的事件流是事件捕获流。
事件冒泡
思想:
事件开始时由最具体的元素(文档中嵌套层次最深的那个节点)接收,然后逐级向上传播到较为不具体的节点(文档)。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title>Title</title>
</head>
<body>
<div id="myDiv">Click me </div>
</body>
</html>
如果单击了页面中的<div>元素,那么这个click事件会按照如下顺序传播:
- <div>
- <body>
- <html>
- document
所有现代浏览器都支持冒泡事件,但具体实现上有一些差别。IE5.5及更早的版本中的事件冒泡会跳过<html>元素(从<body>直接到document)。IE9、Firefox、Chrome和Safari则将事件一直冒泡到window对象。
事件捕获
思想:
不太具体的节点应该更早接收到事件,而最具体的节点应该最后接收到事件。
事件捕获的用意在于在事件先到达预定目标之前捕获它。
还是上面的例子,如果单击了页面中的<div>元素,那么这个click事件会按照如下顺序传播:
- document
- <html>
- <body>
- <div>
IE9 、Safari、Chrome、Opera和Firefox目前也都支持这种事件流模型。尽管“DOM2 级事件”规范要求事件应该从document对象开始传播,但这些浏览器都是从window对象开始捕获事件的。
由于老版本的浏览器不支持,因此很少有人使用事件捕获。
DOM事件流
“DOM2 级事件”规定的事件流包括三个阶段:
- 事件捕获阶段:为截获事件提供了机会。
- 处于目标阶段
- 事件冒泡阶段:可以在这个阶段对事件作出响应。
在DOM 事件流中,实际的目标(<div>元素)在捕获阶段不会接受到事件。下一阶段是“处于目标”阶段,于是事件在<div>上发生,并在事件处理中被看成冒泡阶段的一部分,然后冒泡阶段发生,事件又传播回文档。
即使“DOM2 级事件”规范明确要求捕获阶段不会涉及事件目标,但IE 9、Safari、Chrome、Firefox和Opera 9.5及更高版本都会在捕获阶段出发事件对象上的事件。结果,就是有两个机会再目标对象上面操作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