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的笑笑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让笑笑妈妈烦恼不已。之前笑笑放学回来都很自觉的完成作业,妈妈叫她作练习也都很听话地完成,上四年级之后笑笑性情好象慢慢变了。
笑笑上了四年级后成绩忽上忽下,考试成绩时好时坏。妈妈为了让笑笑成绩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也经常鼓励笑笑说:“笑笑,你的学习成绩好,不但老师会看重你,会有很多同学愿意跟你交朋友。成绩不好,不但别人会笑话你,而且都不愿与你交朋友。”笑笑每次听完,都很听话的跟妈妈说知道了。
孩子终究是玩性大,特别是放学回到家或是周末时间,总是玩得忘乎所以。妈妈总是催笑笑赶紧先写作业,写完了再玩。可每次笑笑写完作业后看会电视,妈妈又念叨:不是作业写完就没事了,要多复习、看书,学得知识才会牢固,不然成绩怎么会好呢?“
妈妈经常性的在笑笑耳边”念叨“渐渐成为一种习惯。笑笑不仅吃饭速度越来越慢,连写作业也变得越来越不自觉。每次妈妈提醒笑笑:作业写完了吗?为何现在回来都没看你写作业?语文要阅读打卡,你已好多天没有阅读打卡了,你今天阅读了吗.....
每次妈妈说完,笑笑都敷衍地说:我等下完成。或者说:妈妈,你天天念很烦人,念得我的脑袋都要爆炸啦。妈妈听了又生气又难过,想不明白为何自已孩子这么不懂事,不理解妈妈对她的好。特别是看着笑笑考试成绩下降,妈妈变得常常训责笑笑,有时甚至会敲笑笑脑袋。
可越是这样,笑笑反而越抗拒,回到家后不写作业拿着一个娃娃摆弄不停。妈妈问作业,笑笑就说在学校写完了,甚至委屈地跟妈妈说:“妈妈,你总是这样逼我,我是不是你女儿……”
笑笑妈妈听后担心适得其反,尽量不对着笑笑一直念叨。为了改变笑笑这种状态,百思不得其解的笑笑妈妈请教有关心理专家,才发现像笑笑“抗拒作业”的孩子还不少。原来:孩子上学本来就会感受到压力,但孩子感受到的压力还并不完全是学习上的,更多的是父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产生的“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因刺激过多、过强或时间过久而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这个效应源自于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次参加教堂牧师地演讲。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让人感动,准备捐钱。结果牧师“滔滔不绝”地演讲,让他越来越不耐烦,决定只捐一些零钱。最后演讲结束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恼不仅一分钱没捐,甚至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态度与行为也会让孩子出现超限效应,引起孩子对学习与写作业的厌恶。哪些行为会引起孩子这个效应呢?
1.父母过分“念叨”
比如:父母一遍又一遍不断提醒孩子做某事。早上起床,催促孩子快点,吃早饭时说,出门还在说。相同的事情翻来覆去地说,让孩子不仅觉得很烦,还会觉得你很啰唆。念叨孩子学习、写作业也是一样,父母过分的念叨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让孩子渐渐麻木而产生超限效应。
2.父母过度批评
任何人被批评情绪都会低落,孩子更是如此。每次孩子被批评,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调适心理平衡。如果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斥责孩子,孩子就会从内疚变成不耐烦,最后对父母反感,并逐渐开始叛逆。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把握好分寸,不论“过度”或是“不及”对孩子教育都存在弊端。恰到好处地教育才能让孩子欣然接受。
这个分寸要如何把握呢?
首先,父母要减少“念叨” 。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但跟在孩子后面不断念叨、啰唆的方法,让孩子不产生厌烦心理都难。为避免孩子产生这种心理,减轻孩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父母只要稍加提醒即可。
其次,孩子犯一次错,就只批评一次,不要重复批评。始终揪着过去错误不放,不论是谁都会心生厌烦。父母在 教育孩子改正错误或是纠正一些不好行为时,一定要静下心来与孩子沟通交流,听听孩子心声,并引导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适时给孩子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笑笑妈妈了解这些问题后,一改从前念叨和批评的做法,而是想法不断挖掘笑笑的改变之处,哪怕细微地进步笑笑妈妈都会加以赞许与鼓励。笑笑脸上笑容似乎也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