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十)

无欲故静

九川问:“近年来因为讨厌流行的泛滥学问,每次要静坐,屏息凝神,不但做不到,反而觉得更为困扰。为何会这样?”
先生说:“念头怎么能够止息?只是要让念头中正而已。”
九川说:“那就不存在没有念头的时候了吗?”
先生说:“确实没有。”
九川说:“如果这样,又该如何理解静呢?”
先生说:“静中未尝没有动,动中未尝没有静。戒谨恐惧就是念头,怎能区分动静呢?”
九川说:“周敦颐先生为何说‘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
先生说:“‘无欲故静’,周敦颐先生所说的‘静’,就是程子所说的‘静亦定,动亦定’的‘定’字。‘主’是指本体。戒慎恐惧的念头是活泼的,这正是天机流动不息之处,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旦停息就是死亡。不是从本体发出来的念头便是私念。”
九川又问:“当用功专心的时候,如果有声色在面前,还一如往常去看、去听,恐怕就不是专一了?”
先生说:“怎么能够想不看、不听呢?除非是身如槁木、心如死灰、耳聋目盲的人才能够做到。只要心不随着所看、所听的东西流转就是了。”
九川说:“要如何致知?”
先生说:“你那一点良知,是你自己的准则。你的意念所到之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一点不得隐瞒。你只要不欺骗它,踏踏实实地按照它的指示去做,善念便存、恶念便去,这是何等的安心愉悦!这便是‘格物’的秘诀,便是‘致知’的实在功夫。如果不依靠这真正的关键,要怎么去格物?我也是近年来才体会得这样明白,刚开始还怀疑仅仅依靠良知恐怕还不够,仔细体察后才发现丝毫不曾欠缺。”
先生又说:“良知在人心中,无论你如何做,都无法泯灭它。即便是盗贼也知道不应当作盗贼。喊他是贼,他还不好意思。”
于中说:“这只是由于物欲遮蔽。良知在心中,自然不会丧失。好比乌云蔽日,太阳又何曾丧失?”
先生说:“人如果知道良知这个诀窍,无论有多少邪思枉念,只要良知一觉察,自然会消除。真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祝辞书于纸 马瑁盛珍馐 喆璃载琼浆 生生皆快乐 日日永无忧 快把蜡烛吹 乐于蛋糕涂 今天是马喆的6岁生日.感谢马喆...
    培艳老师阅读 3,184评论 0 0
  • 你说你喜欢海 我想也没想 就搬去了海边
    林云浔阅读 1,456评论 0 1
  • 看荷花 国庆假期,开车带爸爸妈妈到周边的陶冲湖公园去走走。 爸爸工作忙,平时这样一家三口出门游玩的机会,几个...
    云麓阅读 4,367评论 2 6
  • 烦闷的心情也需要舒缓的片刻,我决定在这个春日的早晨,告别我的被窝,路过那片海,去早市采购一些新鲜的时蔬,给自己...
    冶从白阅读 3,749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