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极光之旅(一)李俊仪

图片发自简书App


黄刀镇,加拿大西北地区首府,这样一个直译的名字倒是颇有武侠气息,感觉和黑风寨一路的,分分钟就能串去龙门客栈之类的片场。

冬至时节,在这样接近北极圈的地区,白昼显得格外短暂,早上10点日出,下午3点日落,太阳只从地平线上堪堪升起一小段距离便又迅速隐没了下去,使得5个小时的白昼看起来不是清早便是傍晚,似乎根本没有正午时分。这里湖泊星罗棋布,坐车从林海间的公路穿过时,前方的车辆腾起一长串雪雾,丝丝缕缕地散到空气中,又有种进了后天片场一样的感觉……目之所及皆是白色,连公路上的雪都从不处理,而是任由它被车辆压实成冰,之后又被新落下的雪覆盖。仿佛一块被冰雪封冻的“失落之土”“遗失之城”啥的……

除了接近极夜,这里的极寒还带来了一种特色,便是光柱现象——空气中弥漫的冰晶使得城市的灯光如同一道道激光柱一般直直地打向天空,在天地之间连成一片。特别明显的光柱是时隐时现的——天地间突然出现一根清晰的光柱,乍一看的效果像是有谁开了探照灯照向天空,但通常很快就消失不见。同极光倒也很好区分,毕竟极光不会这么直==而且拍下来也不会是其他色彩,只会是白色。

其实白天时,这种光柱效果已经能看出来。临近天黑时,我正站在狗拉雪橇上穿越湖面,即将隐没的日光便有种在冰晶中被拉伸变形的趋势,已经隐隐向上形成了一道阳光光柱。左右两侧的彩虹更是明显——不似寻常的彩虹,全然没有弧度,而是笔直地指向天空。

至于极光……就是一个很玄乎的东西了,通常相机的效果永远是比肉眼效果好的,甚至在夜晚鉴定漂浮在空中的到底是云彩还是微弱极光的标准就是往那个方向拍照,呈现绿色即为极光,依然呈白色便是云层。

在中午去参加狗拉雪橇时,结识了一个独行来此已有数天的姐姐,按照她的经验,其实每天都有极光出现——不过是天晴的夜晚才能看到而已……她来的第一天便赶上了在空中舞动的强烈极光,而我们第一天大雪,第二天继续下雪……晚上从极光村回旅店时,同行的哥们还安慰我说,不要气馁,即便肉眼看着效果差,我们还可以用相机看。

我:(¬_¬)……其实我并没有气馁,甚至内心毫无波动……毕竟这种看人品的事,我已经习惯了随缘,强求不得。能见是我幸,不见是我命——就像我在票圈吐槽的,比起几年前我去哪里旅游都要按计划做到尽善尽美不留遗憾,我好像已经不知不觉进化成一个标准的佛系游客了。遗憾多了,也便不介意了,世界之大,来过便好。想去的地方,亲眼看过便好。

今晚——准确来讲该是昨晚,天晴过一阵,那几十分钟里云幕拉开,露出了漫天繁星,北斗七星高悬在正前方清晰可见。我们在极光村的一个小山头上见着了空中的一小段纵向略弯曲的白色条带,不多时就被云层覆盖了。经苏展相机鉴定,确定为极光——那就是今晚唯一的肉眼收获了。在相机里,这个肉眼看着更像是云的条带呈现为绿色。而之后相机和肉眼的差距更是明显——眼睛看上去平淡无奇的夜空,相机拍出来却是绿色弥漫。也正是这一现象让我们意识到,极光其实一直都在,只是被云层遮挡了。而这弥漫的绿色正是因为云层的散射效果……

“肉眼不靠谱的,我只信相机。”支着三脚架的苏展骄傲宣称。

我想到了曾经看到的关于宇宙的一个说法——宇宙其实是五颜六色的,但人类肉眼的可见光波段实在太有限,在宇宙全部波段的范围里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在宇宙的尺度上,我们都是瞎子,所以看到的只有黑色。

于是同伴吐槽,怎么突然就上升到了宇宙的高度……

在寒冷的极地雪夜里等极光不是一般的冻人……我庆幸下午在坐狗拉雪橇被冻透以后立刻就去租了衣服。5级的加拿大鹅羽绒服穿身上,那个重量跟厚度像顶了床被子似的,人都笨重了许多。但是是真暖和,如果说下午穿的羽绒服像纸糊的,晚上差不多就是裹了个铅板吧。我窝在肥大的衣服里感觉像窝到了一堆棉花里,别说三小时了,坐着等一夜大概都没有问题……裹得跟头熊似的我忍不住暗暗感叹人类的身体果然是脆弱,低温便如此受不住……

先前同租衣服的北极星旅行社打电话,我刚说一句英文,对方立刻给我切换成中文——同伴表示,大概你的英文辣鸡到一个境界了,听着就像中文……

好气哦但还是要保持微笑……

去旅行社取衣服时,在场的三个妹子都是中国的,还有一个汉子不知道是哪国的,但是常年熏陶也会说一点中文,整个人散发着逗比的气场——见我拎着沉重的一套衣服目瞪狗呆便说,这个肯定保暖,有的人还要fashion,暖和最重要。说着居然还摆了个T台走秀般的pose……下午狗拉雪橇时一个明显是加国本土的白人小哥也用中文和我们沟通。感觉是走到哪里都有中文服务→_→国人走向世界的能力真不是盖的啊……下一步大家是不是都该开始学汉语了啊。期待地搓搓手……

除了国人,黄刀镇的日本人也非常多。中午来接我们的便是一个日本妹子,声音软糯,听上去就萌萌哒。火爆的极光村也是日本人开的,主要是提供一个在户外等极光等得冷了或累了便可以休息的场所,上下两排帐篷,【大概可以称为加拿大蒙古包……】灯光管控非常严格,不允许私人车辆入内,甚至不怎么允许使用手电筒。帐篷门帘很厚实,帐篷里的灯光也被捂得很暗淡,为的就是避免干扰极光观测。游客根据不同的语言会被划分进不同的帐篷,同一个帐篷里都是讲一种语言的。——这个极光村做的,可以说是很贴心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定义视图实现动画的两种思路 方式一. 不使用属性动画。 如果自定视图中有动画效果,一般涉及到两个变量一个渐变量(...
    真胖大海阅读 179评论 0 0
  • 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正式的写文章,只为分享平时的一些想法,所以如果文笔什么的有不合口味的请多包涵,废话不多说。 也许有...
    叶与林阅读 953评论 0 1
  • 头顶那点点繁星,宛如原野般辽阔 那么近,那么近 就好像我和你的关系 连风都吹不过去 脚下那片草原,好像星海般浩渺 ...
    吹笛者的镣铐阅读 1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