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山垭的传说

No.1

      很久很久以前,在两座大山之间盘踞着一条巨龙,将两座大山紧紧连在一起,使得人们赶集不得不爬过几座大山,绕过这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有一位老人,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他决定把这条巨龙锯断。

      于是,他拿起锯子,动身去锯巨龙的身躯。直到天黑回家时,才锯出一条小小的痕迹。

      第二天,他继续来锯,却发现原本锯开的地方,又奇迹般地长拢了。他只得带着疑惑,继续锯。

      第三天、第四天……

      周而复始,锯子锯出的痕迹,第二天都会愈合。

      老人非常烦闷地想:“难道真的锯不断吗?要放弃吗?”

      晚上,老人做了一个梦。

      梦里,一位白胡子仙翁坐在云上,飞到他的床前,淡然地说:“你这样锯,是锯不开的。我给你一把斧子,一定能砍断。”

      说完,他就飞走了。

      老人早上醒来,发现床边真的放着一把斧子,和梦里的那把一模一样。

      于是,他立即动身,意欲试试。

      老人挥高斧头,重重地砍向龙身。

      耳畔传来一阵山崩地裂声,只见得巨龙立即松开龙身,腾云驾雾离开了,而两座大山也开始缓缓向两边移动,形成一条宽阔的大路。

      从此,人们赶集再也不用爬山了。

      而这个地方,也被后人称为“截山垭”(又名:切山垭)

No.2

      在去年就曾听到“合村并镇”的政策,又听说我们切山村会和龙滩村合并,他们正在争议合并后该取什么名字。

      那时我想,肯定还是叫“切山村”啊,不然呢?其实我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觉得“不然呢”。

      后来听说合并后名为“龙滩村”时,我还没什么感觉。但是直到前几日,去换领身份证,住址上赫然写着“龙滩村”几个大字时,我才真的有了实感。

No.3

      “切山垭的传说”,是我在村小读书时,卫老师告诉我们的。三年级时,他还将这个传说,编成了快板,让我们在六一儿童节的舞台上表演。

      舞台下熙熙攘攘的大人、小孩,都将目光集中在这一方小小的舞台上。那一刻,我无比骄傲。

      对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的机会,恐怕一生都没有几次吧!

      现在,关于“切山垭的传说”,除去外地人,可能新一代出生的孩子,都不太熟悉了。毕竟,精神文明越来越多样,谁会在乎这些虚假的故事呢?

      虽然,传说终归只是传说,虚假的成分很多。

      但是,切山垭的一面山的半山腰上伫立的年代久远的庙宇,却给这个虚假的传说,增添了万分之一的真实感。这让我展开无尽的想象:以前在这里修建庙宇,后来在这里成立村小,都是因为这里有很厚重的历史感。

        尽管这种遥远的传说,无人问津,但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的小村庄的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No.4

      民警叔叔在看着电脑核对我的信息时,说的那句“以后就是龙滩村咯”,让我的心头涌上一阵失落感,仿佛心上有一尊神佛,蒙上了灰尘,自此无人知晓。

      文化总是日新月异、不断更迭,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也不过是其中的一粒尘埃罢了。但是你如数家珍的东西突然没了的时候,就像失去了一位亲人一般,想要缅怀。

      而写下这段文字,就如同在心底为之举办一场隆重的葬礼。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90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0评论 0 1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3,361评论 7 3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4,336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