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人物评析

《无所不能却无能为力》

是什么让一位深爱着自己国家每一寸土地、为了国家的强盛可以生死不顾的“政治家”辛弃疾到后世只留下了流淌的诗词与无奈的自嘲?是什么让无所不能的他无能为力地用文字默默燃起报国的信心又最终放下了念头?我想那可能就是他把建康亭的栏杆拍遍都改变不了的“命运”。也只能说是他活错了年代。

他曾经多么英姿威风啊!他写了“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豪放的词,而想要一生金戈铁马的他却也写出了“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样温柔淡然的词。辛弃疾虽是书生出身,但从来不把自己摆在书生的位置上,他是一个爱国的将军,无论在哪里都怀揣着一颗英雄的心,于是有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满腔热血尽数融于诗词中。他只身率众铲除祸害,率万人南下归宋,收复失地,血气方刚。而那时候英勇的他才只是一个英雄少年,可见他潜力无限,前途必威风满面啊!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就成,命运多舛,真是让人捉摸不透。他的一心为国被当作了独裁犯上,被越来越多的官僚防着烦着怕着。自此,他便得了一种慢性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他心不安。他无奈地放下磨好的、锋利的剑和刀,提起笔,把一切的悲愤和决心都附给文墨中悠悠奔去的江水,默默叹息。

辛词读多了,读久了就会发现这词不是单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英雄血”和“英雄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再一次一次地真心表白......

被打击的他,好像总是在做梦。梦里的他渴望成为廉颇那样奋勇争光抗金杀敌的超级英雄;梦醒又忧愁着怕重蹈廉颇雄心被戏弄的覆辙。他成了个矛盾体,不断相信着自己一定能让国家起死回生表达报国决心的同时,又因白发已苍苍的年纪和曾经的不被理解认可而再接连否定了自己。他一生大都是这样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这样没有目的的活着和报国无门的愤懑,他用快竭尽的心血讲给自己听,无人同情,无人陪伴,只有自己和假想的自己作伴......

那么,像辛弃疾一样,世上是否真的没有知己?至少在当今来看,会有。即使没有毫无偏差的感同身受,也一定多少能打开你的心扉。但可惜了,本是一世英雄的他却无法寻得半点同情。命运捉弄了他,是他不该出现在那个年代......也让我们后世用这种阅读他惨痛人生的方式知道真正英雄的伟大。

在我心里,稼轩永远是那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英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词中之龙”辛弃疾 说到辛弃疾,你首先想到的,他应该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词人,脑海中也一定立马闪过了他的那些脍炙...
    晓木曰兮历史系阅读 5,071评论 0 6
  • 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
    胖字阅读 4,808评论 0 0
  • 文/赵元波 父亲和儿子坐车到远处旅游。 车子在盘山公路上一路前行,窗外的风景美不胜收,喜得儿子张开了大嘴巴,一直向...
    赵元波阅读 923评论 0 0
  • 带孩子学习钢琴,每周六上午。老师是个有两岁宝宝的漂亮的年轻妈妈,老师的教育方式是对孩子比较严格,我挺欣赏。虽然老师...
    pander小妮儿阅读 2,286评论 0 0
  • 因信称义,只有信念足够强大,才能真正支撑起好的表演。 我钦佩你经历磨难仍能拥有纯真 我钦佩你历经铅华...
    原来是格格啊阅读 5,82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