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爱情,不同学科怎么说
1. 生物学角度:找对象就是找基因
男人喜欢年轻漂亮的 → 因为好生养
女人喜欢有权有势的 → 因为能养活全家
说白了就是动物本能,跟孔雀开屏一个道理
2. 社会心理学:爱情是笔买卖
大家心里都有杆秤:长相、钱、地位、性格...
条件差点的可以用其他优点补(比如长得丑但幽默)
最后找的都是跟自己"价格"差不多的
3. 人格面具理论:对象是面镜子
找对象其实是在找"让我觉得自己更好"的人
关键问题:跟这个人在一起时,我感觉自己牛逼吗?
二、这些理论解释不了的事
为啥有些人让你特别上头?
按道理条件好的那么多,为啥偏偏对某个人要死要活?
为啥总找同款人?
仔细想想,历任对象其实都是一个类型的
连让你生气的方式都差不多
分手为啥这么痛?
按"买卖理论",换一个差不多的就行了啊
但实际痛得像戒毒
三、最扎心的发现
我们根本不是"自由选择"伴侣:
表面看是你在挑对象
实际是某种心理程序在自动筛选
最后总会栽在同一类人手里
总结
这些理论就像IKEA说明书:
看着很有道理,
真到谈恋爱的时候,
发现根本对不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