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其实我自己也是经历了很多事才悟到的。所以很多时候我都“以身作则”来教育孩子,也是逼自己改变,变的更好吧!
走出舒适区才能成长
每个人只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才能成长,孩子们其实远比我们勤快,虽然在我的咨询中,很多孩子都很“懒”!这个只能说是大人的教养不当吧!
想要孩子变的更好,大人就要改变,因为我们是孩子的“场”,是孩子的“源”,我们一尘不变,却要求孩子们做到优秀,真心是痴人说梦。
那么走出去,走多远?才能让你找到自信和持久的动力呢?
以下有一个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制定有效的目标: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所以,要是给孩子制定了跳一跳够不到的目标,只能以失败告终,也谈不上什么坚持了。
从坚持做一件事开始
我们知道了制定目标的原则,如何开始?
我的建议是:从一件事情开始,切勿全面开花。
很多家长一激动,就制定了很详细的计划表,早起XXX,中午XXX,晚上XXX……这个真没必要!
每次做一件事情,坚持做,做到极致,足矣!这样大人小孩都不痛苦,一个人会有很多坏习惯,你要他处处改变,那真是得有多强的力量来支撑啊!
所以我们就坚持做一件事情,你做,孩子看,慢慢的,孩子也会做的很好!
先自己看书再让孩子爱上看书
比方我制定了一个每天看书半小时的计划,吃完饭看,晚上上课前看,睡觉前看,虫草洗澡时我坐马桶上看,反正我就这么坚持下来了,我逼自己坚持看书,以身作则,没有对孩子有什么要求,慢慢的,她也开始拿起书,没事儿就看一会儿,看着看着,她就养成了看书的习惯,现在一本200页的书快一点三天看完,慢一点五天,差不多就这个阅读速度。
有些家长找我咨询:“我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那你自己看了吗?你不看,没有氛围,就要孩子看,那他们傻啊?
学会利用手机和IPAD
我经常解读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发现孩子们都表达了一个心声:爸爸妈妈只爱手机!
在有限的陪伴里还被手机抢了主角,孩子们也是够惨的!之前虫草也会有这样的感受,所以我尝试改变!
我规定我看手机的项目,从不打游戏,淘宝只买上课材料,购物最多的APP是京东和当当的各类书籍,最多的时候是看教育和心理学的各类资讯,剩下的就是写简书!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多媒体时代,信息量爆炸,你要让他们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真的没必要,不如以身作则的,让孩子知道,现代科技可以帮你提高效率,利用碎片化时间,除去游戏,他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如何合理利用手机,而不是傻叉叉的只知道用手机玩游戏!
虫草学会用微信朋友圈记录自己的文字,我觉得这个对写作有好处,所以我很支持她!还会和她互动,评论,这样一来,她还会认识很多生字,可谓一举多得!
她的文字稚嫩却有着孩子的智慧,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很好的积累,我最近还鼓励她写简书,她看我整天写写写,也很想尝试写作!
阅读是素材的积累,写作才能锻炼思维逻辑!
所以要鼓励孩子们“输出”!一开始不一定要拘泥于形式,每天都写,我觉得孩子只字片语的记录,慢慢就会“多产”起来的。与其去一本正经的上作文辅导班,不如功夫花在平时,反正我觉得没太大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