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朋友在学完了我最新录制的《手把手教你选保险》线上课程后,发现自己买的保险不幸“掉坑”。
一位叫童的朋友说,去年刚买了国寿某新的一个分红险,每年交两万,是一个交10年的教育金。他也知道买这份保险是“掉坑”里了。现在马上要交第二年的保费了,到底现在要不要保留这张保单呢?
我知道这些朋友心里很矛盾:想退保,觉得退保损失大,继续买又觉得心有不甘。面对这种情况,究竟要怎么处理?
退保有损失,这对任何人而言都是难以抉择,并且需要慎重考虑的事。今天我就跟大家聊清楚这个问题。
音频版:
买了掉坑的保险后我该怎么办?来自孙明展00:0008:24
文字版:
买错保险了,要不要退保?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敏感。
首先,我们都知道“退保有损失”,这是个大前提。“是否要优化保单”这个决策,会牵扯到一个经济学的原理——决策中要怎样考虑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
它的意思就是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去哀伤。也就是说,当我们已经遭受损失,这个损失就叫做已经沉没的成本。
考虑沉没成本对我们未来的科学决策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只关乎我们情感上接不接受。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我们在还没做出决策前,手里拥有的资源,能否使未来可能有多个选择机会。
我们要明白,选择了A机会,就意味着丧失了B机会。
我选择A这个决策,就意味着我们要付出了B决策的机会成本。那么到底要不要选择A?就要看A的获益和丧失掉的B, 谁高谁低。
如果要像经济学家一样去做理性的思考,我们就应该忽略沉没成本,但要去计算机会成本。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个结论,我们先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打比方——
今天你受网络热文的引导,去看了这一部电影。买票进去之后,你忽然发现这个片子奇烂无比。
这时你到底应该立马走掉?还是在这里熬两个小时?此时,不同人的决策,在理性上的选择是不一样的。
决策一
你现在有另外一个选择:回学校去听另外一堂很无聊的课。那么未来的选择,一是在这里继续无聊下去,欣赏一下傻白甜;或者是听连傻白甜都没有的无聊教授讲座。
你第一时间想牺牲无聊讲座,去看烂片。这就要看哪个选择对自己更有利。这就叫机会成本,这样的衡量是对的。
可在这个时候,你又死命想:这张电影票是花了50块钱买的,现在不看就等于50块钱亏掉了。事实上你看不看,这50块钱都是亏掉的了。这就是沉没成本。
50块钱你已经花掉了,如果看完这个电影让你更恶心,不看心情还好一点,那么你会选择更恶心还是心情好一点?
决策二
同样,另外一个人面对的选择是:心仪已久的男神或者女神,突然发微信约你出去逛街,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做?
当然是马上站起来,毫不犹豫去找男神女神约会。因为你现在继续看电影,丧失掉的这个机会成本,实在太高了!
经济学家这样思考——
从这个场景我们看到,无论你做哪种选择,都不应该考虑已经花了50块钱电影票这个事实。因为这是沉没成本,无论你怎么选择这都是已经无可挽回的损失。
如果你有更好的选择,就应该把握,让自己得到一个更好的收益。各种机会成本如何优先排序,这才是一个经济学家应该去思考的。
回到已经购买了一张“掉坑”保单,接下来该怎么办问题。
首先,这张“掉坑”保单假设已经交了两年,现在如果退保不供的话,假设每年交的是一万块,现在只能拿回来三千,那我们就损失了一万七。而这一万七就是你现在的沉没成本。
未来无论继不继续供这张保单,你都损失了一万七。
大家可能认为,如果我继续供这张保单,这一万七就能够赚回来。
答案恰恰相反。你继续供这张保单,这一万七也已经损失了,因为这是这张保单本身特定的架构。
你能够把握的,是能退回的三千块钱和以后每年还能供的一万块钱。如果你选择不退保,只不过意味着是你选择把现在能退回来的三千元和未来每年继续供的一万元资源,继续放在这张保单里。
那么我们来算算,这张保单未来带给你的收益是多高。假定收益2%,那么就是2%。也就是如果你把这笔资源放在了别的地方,那么意味着你的机会成本就是2%的收益。
我们的收益不仅仅只是看账面的投资回报。还有我们需要的充足保障也是收益。
这时候如果你把这笔资源拿出来,放到另外一种选择上,可以让自己的保额增加十倍,让自己的家庭完全按照性价比高、保障又充足,还能保障当下原则配置,这就是我得到的另外一个收益。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把这笔资源配到另外这个选择,继续坚守2%的收益,那你损失掉的,可能是更大的收益。在此你就该自己来衡量,守住这个成本到底划不划算。
当然衡量成本划不划算是挺困难的,它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建立起来了,还必须能够科学地评判出来。
是不是所有的保险都要进行保单优化呢?
不是。
比如说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早期,有一些固定收益或者略带分红的产品,是按固定收益每年8%设计的,到今天它依然维持这种高的固定收益,这种保单当然不要退了。
因为如果退了这张保单,就意味着你将损失掉的机会成本——每年8%的收益,而且是无风险的。
这也使得很多现在保险公司,都成立专门的部门来鼓捣大家退这样的保单,因为这类保单已成为保险公司巨大的负担,作为这类保单的持有人当然不应该退。
但有另外一些保单,是随着降息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又通过分红把收益变得不固定了。今天这些保单的评估,它的机会成本可能就是另外一种评估。
原理通了,价值观也逐步健康了,评估保单机会成本到底划不划算,仍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所以,在退保这个问题上,建议大家做决定时绝对不能草率。
作者简介:
孙明展,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学院,统计学硕士、国际金融理财师、候选北美精算师、中山大学金融系、统计系专业硕导、创必承理财教育平台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