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家长问:我的孩子怎么那么胆小,什么事都要有人陪着去做,从不敢独自去做。在课堂上也不愿意发言,平时有一些活动的时候,也没有办法踊跃参加。还有在人多的地方总是沉默寡言,叫他做什么总是说“我不行”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而这一切都是孩子自信心不足的体现。
自信心对于孩子健康成长和其他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幼儿期的自信心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起点,自信的孩子能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主动地与人交往,勇敢地面对困难,较快地适应环境,大胆地尝试新事物,而孩子缺乏自信的话,久而久之,会形成自卑、焦虑、敏感的性格,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
那如何来促进孩子的积极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呢?让我来教你4招:
1、 无条件的爱
其实孩子的信心主要来自于父母全然的接受和爱。从小到大,孩子得到了许许多多的爱,可是你有没有发现,这些爱都是带着条件的?比如说:“宝贝,只要你能进前10名,妈妈会更爱你。”“宝贝,如果你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宝贝,如果你再淘气的话,妈妈就不疼你了”。于是,孩子在这种带着条件的爱的滋润和关怀下,当他不能满足设定的目标时,他会出现一种错觉和一种思维方式,觉得自己没那么优秀,他不配得到爱,不值得被爱。若是经常处于失败状态,那他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伤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而这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全然接纳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当孩子犯错时,少指责少批评,应珍视孩子的努力,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不足和失败,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给予帮助和指导,鼓励他通过其他补偿方式来弥补弱点以获得自信。
总之,让他们知道,我就是我,不管什么样子,即使是犯错误,妈妈都永远爱你。
2、 平等和尊重
在现实中,父母和孩子永远是不对等的。孩子在小的时候他无法用和父母同频的思维去交流,所以,常常得到的是父母趾高气扬的这样那样的指责和要求。
事实上,别看这些孩子年龄小,其实个个都是“小精灵”,他们的内心个个如明镜,他们缺乏的只是生活的经验与知识的积累,他们也向大人一样渴望平等。所以不能老给孩子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要让他感觉到他与我们是平等的,是伙伴关系,让他们在宽松自在的环境中学有所长,玩得尽兴。
孩子若老是得到更多的批评和指责,常常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尊重,自己的情绪没有被得到尊重,他做的事情没有被得到尊重。久而久之,孩子便慢慢地失去了信心,会变得少言寡语。如果想让孩子更加自信、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不妨给孩子平等的面对面的,等价的尊重。
3、 信任
对于家长来说常常会想到孩子太小了,做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没有办法独立完成很多事情,于是就出现了大包大揽的情况,总觉得要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这样孩子才能够顺利快乐的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没有机会自己去面对挫折,没有办法在一件事情完成的过程当中去体会那种成就感,那自信心慢慢地也会被消磨掉。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更加自信的话,不妨放手让孩子去尝试一下把“我怕”变成“我不怕”,把“我不行”变成“我能行”。我们应鼓励他去尝试。
当遇到困难时,可以提示孩子动动脑筋,鼓励他去实践自己的想法,通过锻炼使孩子获得自信,增强战胜困难的意志力。甚至可以设些小小的障碍,放手让孩子去解决,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做的过程当中体会到自信的快乐。孩子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够做到。
4、 鼓励和肯定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的确如此,赞美永远会比批评来的更加有威力和魔力。我们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如果孩子做了一点点有进步的事情,不妨适时地真诚地去肯定他,给予他更多的自信和力量。
简单的一句鼓励,一份肯定,就能给孩子一份简单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励着他继续前进。多多的赞扬和多多的鼓励,会让孩子越来越阳光,变得更加勇敢和更加坚强。
总之,自信心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基石,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气。因此,在日常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使孩子能够辩证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在一次次地尝试、探索、创造中,不断地证实自己,增强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