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包价之计算
至于包价计算标准,除依据岩主多方之调查外,尚须参酌各岩厂开支之实际情形,且应以若干厂为准,务求资劳双方均称公允为是。兹以1941年度制茶为例,笔者对于岩茶初制茶包价,曾有较详细之调查,现将调查材料附后,以明岩茶初制时所费成本梗概。
上表之调查系据各岩包头口述,然后逐项平均而得,可谓相当正确(1941年度制茶包价原应每斤给以4.98元,后各岩主因包价突增,为1940年二倍有多,无法照成例给值,后经数度商洽,以每斤3.8元给价)。
第三节制茶成本及其他开支
岩茶产制成本除初制包价外,尚有茶庄精制成本,笔者1941年在赤石各茶庄对精制成本之调查,平均所得,即每斤初制茶之精制约需费工料成本达1.5元。此即包括筛簸茶师工资、拣工工资、监制员工薪给、油火、薪炭、膳食,以及包装用纸张、锡箱及裱油篾包什支等等,合计摊计。此外尚有茶山赋税、器物厂屋折旧以及茶庄常年办公费、特别费等等之摊销,平均每斤另须摊销约五角,即成本中应加入计算。至于运费、关税以及茶叶店之再制、员工开支、店租铺税、宣传以及资金利息等等,尚无法精密调查统计,其应摊数目,谅必甚可观。总之,一斤岩茶自初制后以至于消费者,其价必已增至包价二、三倍以上。
【妞注】
武夷茶的包价在1943年左右的情况昨天今天一合并就了解大概了。现在的成本费用除了许多手工环节被机械取代外,概通过物价去核算当年包价。这样下来整个产销环节的价格就近乎于透明了。
然后,今天北京仿佛春天后第一次雷雨,雷雨交加的夜晚跟一位与茶毫不相干的朋友边聊天边喝茶。居然产生了许多轻松奇怪的想法,可见有时候人跟人之间还是保持生态多样化比较好,如果都是一类人容易在虫害来的时候成片死光。相濡以沫,不如江湖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