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口数量为什么突然大规模减少呢?在我看来,首先有两大原因,其次还有这些年暴露出的复杂背景。
哪两大原因呢?就是计划生育,和B超机器的出现。
中国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当时还算比较温和,教育教育,最多让育龄妇女戴一个节育环。
但到了80年代,就完全不同了,城市强制实行一胎化,农村则基本实行的是两胎政策。
要知道,那时候的城市人,一般要两三个孩子,现在突然变成了一胎了,少了多少?一家少了一到两个,这个数量还是挺多的。
而在农村,过去生三到五个是常态,一下子减少到两个,也减少了一半。
难怪一个女官员在全球减碳会议上骄傲地指出,中国从80年代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少生了5亿人,为全球的减碳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要不然,今天的中国,就不是14亿人了,而是19亿到20亿人了。
如果是19亿的规模,那我们当下的生育量还会减少吗?肯定不会,为什么?因为人口基数太大,即便是减少,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本不会出现人口骤降的局面。
此时在反思一下,当时的政策是不是太猛了?对,当时的情况,确实应该实施计划生育,但如果让城市生两个,农村生三个,那结果就会完全不同,肯定不会出现如今的严峻形势。
那么,我们要问,80年代为什么会出台那么严厉的计生政策呢?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中国生产的粮食不够吃了,为此,才被迫降低人口出生率。
超声诊断起源于40年代。50年代初期,A型超声诊断法应用于临床,不久B型、M型和D型超声相继问世,70年代,B型快速成像技术兴起。
上面说的是发达国家的情况,中国在80年代流行的还是A超,90年代初流行的黑白B超,90年代中后期,彩色B超才慢慢普及。
要知道,A超看胎儿性别还不行,到了B超时代,哪怕是黑白B超,准确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
在我的印象中,80年代超声技术还不能看胎儿性别,但到了90年代,通过B超看胎儿性别已经十分普遍了。
而在中国,因为数量限制,传统家庭都想要男孩,这也就是说,整个90年代,通过B超,打掉的女孩子太多了。
据我所知,如果是男孩,打掉的几乎没有,而如果是女孩,打掉的高达三成。
因为城市家庭,只能要一个孩子,他会选择一个男孩,而农村家庭,只能生两个孩子,他也要保证有一个男孩。
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局面,在90后人群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男孩要比女孩多得多。
本来没有B超机,如果自然出生的话,男女比例基本是差不多的,但因为有生孩子的数量限制,再因为有B超机,女孩子减少几乎不可避免。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宣布生育率下降的真正原因了,90年代那一代女孩子基数太少,到她们结婚后,怎么会生出正常数量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