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我的得到------------
作者得到------------
小例子及结论----------
咱们先讲个故事。
从前有个数学家,我们姑且叫他老王。老王年轻的时候发表过许多重要的论文,在中国数学界算是一号人物,很早就获得教授职位,可谓是一帆风顺。
如今的老王年近六十,兼任了学校和社会上的几个领导职务,搞科研已经不用自己动手,平时指导一下研究生和博士后们。学校方面正在多方公关,想把老王运作成中科院院士,作为大学的一面旗帜。
可是外人不知道,老王近年来,一直有一个心病 —— 他四十岁以后就再也没做出过重要数学发现了。他的工作非常忙碌,可他知道自己忙的并不是一线的数学研究。他感觉似乎正在远离数学的前沿,有时候课题组里讨论个什么问题,他甚至有点跟不上思路。老王经常想起年轻时的干劲和激情,解决了一个问题的那种快乐,怅然若失。
“不服老不行啊”,这天晚上,趁着夫人洗澡,老王又在家里暗自叹气,“科研毕竟是年轻人的天下,就好像足球运动员一样,该退役就得退役 —— 而我现在的工作,就相当于球队的教练和经理。”老王拿起手机,想看看组里的年轻人又发了什么朋友圈。
老王目瞪口呆。
朋友圈和同学群,都被他的大学同学老张刷屏了。老张刚刚作出一项重大数学发现,一夜之间成了全球新闻人物!
老张,当年在大学表现优异,与老王可谓是一时瑜亮。可惜后来在国外留学,和导师相处不融洽,拿到博士学位以后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学术职位,几经辗转,甚至担任过餐馆的会计。老王和老张已经几十年没联系,他只是从朋友口中得知老张混的不好。
可现在!老张居然解决了这么牛的问题!老王百感交集。
老王夫人回到卧室,看到老王一向干燥而稳定的手,拿着手机居然在发抖。“你这是怎么了?”夫人问。
“将来的数学史上肯定有老张的位置……可是又有谁会记得我老王呢?”
(老张把精力下降归咎于年龄所限——年龄越大,精力越不够用,思考质量越差。)
你可能已经猜到,故事里说的老张就是张益唐,他58岁这年,在孪生素数猜想上做出了重大突破。当然,老王这个人物是我虚构的。
我讲这个故事并不是为了赞美老张,更不是讽刺老王,其实我认为老王对数学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培养出了许多学生。我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讨论一个纯技术问题 —— 年龄对科学家来说,到底有多大意义?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华盛顿邮报》12月10号的一篇文章《不要放弃,老人也能取得创造性突破》( Don’t give up: Older people can have creative breakthroughs ),作者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Albert-László Barabás)是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网络科学教授。这篇文章并不是什么心灵鸡汤,讲的是巴拉巴西本人严肃的学术研究。咱们中国读者可能对巴拉巴西这个人还有所耳闻,他的两本书《链接》、《爆发》都有中文版,而且都是值得一看的好书。
巴拉巴西先介绍了两个前人的研究。
上世纪80年代,有人考察了从古代到现代的2026个不同领域的著名科学家,研究他们是在什么年龄上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结果发现大部分人取得突破的年龄都在39岁左右。
后来,又有人专门考察了1900-2008年间的525位诺贝尔奖得主,统计他们做出获奖发现的年龄。结果发现大部分人是在40多岁做出的关键发现,这个年龄比前面那个研究的结果要大一点,这显然是因为近代的人受教育的时间延长了。
那么,我们是否就应该说一个学者学术生涯的巅峰年龄是40岁呢?搞科研真的跟踢足球一样吗?那老张为什么就能在五六十岁的时候,打进世界杯关键进球呢?
难道说,老王年轻时候厉害是正常的,因为他那时候体能充沛;老张六十来岁了还能进球是不正常的,他只不过是偶然遇到了灵感?
巴拉巴西的研究和前人不同。首先他觉得只看最牛的科学家的话,样本太少。他干脆考察了几万个科研工作者,分析大数据。
他发现科研工作者生产力最强的时候,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前20年,也就是从研究生到40多岁这段时间。这是学者们论文产量最高的“黄金20年”。而在职业生涯的30年以后,也就是等到了五十多岁,产量就会急剧下降,每年能发表的论文数量就降到了年轻时代的六分之一。
所以科研似乎的确是年轻人的项目。
但巴拉巴西这个研究的特别之处还在于,他不仅考察了总产量,
还考察了质量。他问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你是在什么时候发表了整个学术生涯中最有影响力的那篇论文的?
结果非常意外。一个学者取得他的最重大成就,既不一定是年轻的时候,也不一定是年老的时候 —— 而是完全随机的!
如果你说这个重大成就靠的是灵感,那巴拉巴西的结果就是,灵感与年龄无关。
比如说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位得主,就是凭借研究生时期的一篇论文获奖的,那是他平生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而另一位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则是在70多岁做出的获奖研究工作 —— 他本是耶鲁大学的教授,当时耶鲁规定70岁强制退休并且关闭实验室,他在退休之后坚持做实验,竟因此得了诺贝尔奖。
所以那些五十多岁就没有重大发现的人,并不是他们太老脑子不够用没有灵感了,而是因为他们不做了。
所以搞科研不是踢足球。巴拉巴西说,人的灵感和创造力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你无法取得成就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你失去了创造力,而是你没有坚持下去。如果持之以恒,你的创造力不会辜负你。
老王未必没有体能了,但真正表现了体能的,是老张。
|我的评论
咱们本周重大话题是“平均人”。这个概念没什么意义,你不应该用整体的平均表现来代替个人 —— 今天这个研究正好说明了这一点。按照科学家整体的平均表现,五十岁以后的确就不行了,那你就解释不了张益唐。巴拉巴西把统计方法做了改进,才得出不同的结论。统计不是不行,但是非常容易误导。
不过我更想说的一点是,所谓科研灵感,到底是什么东西?
结论1:巴拉巴西只是指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创造力并没有衰退。我想强调的一点,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创造力似乎也没有增加!这个研究说的是做出最大贡献的年龄完全是随机的。
结论2:这说明灵感,其实有很大的运气成分。(随机效应:成功只是众多失败当中的一个特例。正因为如此,它才显得那么与众不同,那么光彩夺目。)
我们可以把科研工作比作挖金矿。你到处挖矿,运气好的时候,一下子就发现了一个大金矿,运气不好的时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你都没啥收获。当然,你可以慢慢对金矿的走势有个感觉,就如同高手的确善于科研选题,可是你永远也否定不了运气。
**结论3.而对科研这个项目来说,运气怕勤奋。只要你挖的地方比别人多出许多,你挖出金矿的可能性也会比别人高很多。老张年轻时运气不好,可是他一直都在挖,最后终有收获。老王五十岁以后不挖了,大概不是因为他体能下降,而是因为他的行政工作太多了吧? **
|由此得到
你认为你是老王,你就是老王。你认为你是老张,你就是老张。
| 我的得到:
1.任何成功,都只是众多失败当中的一个特例。正因如此,它才会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光彩夺目!
2.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你必然会成功;但持之以恒的做正确的事情,却能极大地提高你成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