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炒 豌 豆”
在我们老家,把蚕豆叫做“豌豆”,而把圆形的豌豆称为“木豌子”。有的地方也称蚕豆为胡豆、佛豆、川豆,还有的叫它为罗汉豆。但不管名称怎么叫,东西就是那个东西。
不过,“豌豆”这玩意儿,可是个好东东。儿时的嫩“豌豆”苗,对于饮酒而又因“不经劝”偶尔喝高的人来说,可用其熬汁,有良好的解酒效果。嫩“豌豆”中的蛋白质,在各种豆类里仅次于大豆。“豌豆”中营养丰富,每100克含9克蛋白质、19克碳水化合物,还富含膳食纤维、钙、磷、钾、维生素B、胡萝卜素等多种有益健康的营养素。由于“豌豆”含有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和丰富的胆碱,所以,常食用该食品有增强记忆、强健大脑的作用。
此外,“豌豆”是低热量食物,每百克仅含热量335卡,对高血脂、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都是很优质的绿色食品。现代人还认为它是抗癌食品之一,尤其对肠癌有着良好的预防作用。
在我老家那片片郁郁葱葱的繁茂林木丛中,间或点缀的岗地“黄土高坡”上,乡亲们常安排部分地块种植“豌豆”。由于那里气候宜人,繁茂的林木给了它充足的氧份,加之在长江之滨,湿度较大,美丽的大江又带给它生长所不愁的水分。更有乡民施以足够的当地土产“火土粪水”的农家肥,而今则应称之为“有机肥”。所以,“豌豆”的长势常常是出人意料地丰茂。那个头,根根都窜长一人多高,茎粗叶肥。由于茎秆高壮,结荚的地域广阔,因而,这里比其他贫瘠土地上的“豌豆”茎棵多结出几层豆荚,且结出的豆荚不仅十分丰富,而且果粒硕大而饱满。因而,乡亲们每年的“豌豆”收成都是异常丰盈。
春天里,“豌豆”花开,白色花朵中间布有紫斑黑点,十分好看。微风一过,那泥土和青苗混合的淡淡清香扑鼻而来,沁入心脾,煞是舒爽。用不了多长时间,那簇簇豆荚,像玉坠一样把四梭形的茎棵压得醉汉似的,在风中摇头晃脑,那模样,叫人见了十分可爱。
小时候,那“豌豆”田里常长出一些猪爱吃的我们当地把它叫“季揦子”的野生植物,当“豌豆”茎结出肥嫩的豆荚时,儿时“吃货”的我们,常常三五结伴以打猪草到“豌豆”田里去拔“季揦子”为名,深藏在那高高的“豌豆”丛中,一边欢快地说笑,一边摘吃那嫩嫩的、甜甜的、带有浓浓青豆清香味的嫩“豌豆”,直吃得一个个嘴角边留下绿绿的豆汁,那感觉真是惬意极了……
“豌豆”的吃法很多,城里人一般是把青嫩的“豌豆”炒瘦肉丝当菜,但在我们老家农村,更多的则是吃老“豌豆”,这与农村事多太忙有关,因为要忙农活,没有时间摘取青豆,只有等它老了,成熟了,连杆一起拔掉弄回去,利用早晚的空闲时间再采摘豆子,省时间啊。
我妈妈对老“豌豆”的做法,主要有三种,而用这三种不同做法做出来的“豌豆”,其味道又相对不同。三种做法即干炒、沙炸和油炸。
干炒“豌豆”一般是在日常炒吃较多,过节过年时也有人吃,但相对较少。
小时候,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资较为匮乏,家家经济条件都不充裕,日子过得并不富足。而我家由于孩子较多,生活相对更加清贫。日常饭桌上基本没有荤腥,只是偶尔来客弄一两个荤菜,也有干炒“豌豆”这碗菜,但那主要是待客,而我们小孩子,一旦来客连上桌子的资格都没有,更谈不上吃点荤腥菜肴和干炒“豌豆”。只有平时没客人时,我们这些“的个儿伢子”才可以上桌吃饭。
日常吃上干炒“豌豆”是在我妈为我爹做的酒菜上。在我们老家,男人在生产队搞活蛮累的,所有队里及家里的脏活、累活、重活都是男人做,加上那时候的农村,传统思想还非常浓厚,妻子服侍和经营好丈夫是做妻子的责任,也是人们看法和评议中贤良的表现。所以,我妈常给我爹做点酒菜,差不多天天让他喝点小酒,恢复体力。而那时穷,又没什么其他酒菜可做,我妈就给我爹干炒“豌豆”下酒。
干炒“豌豆”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只见妈妈将“豌豆”放在锅里不断翻炒,直至炒熟,只要别炒糊了就行。然后,妈妈为了也饱下我们孩子们的口福,先盛部分起来,拿给我们当零食盘。这样被我们称为“干阔子”的“豌豆”,其特点是干、硬、有嚼劲,要用较大力气才嚼得烂,吃起来保持了“豌豆”的原味豆香,越吃越想吃。不足是磨牙,费牙齿,上了年纪或者牙口不好的人,难以享受它的美味。
锅里剩下的那一部分“豌豆”,我妈再用凉水一喷,炒熟的“豌豆”遇凉水一浸,热胀冷缩,不仅“豌豆”的表皮变得皱皱巴巴,个头略变大,而且内部结构发生改变,“豌豆”变得松软了许多,嚼起来甭那么费劲儿了。我妈盛在碗里,再用盐蒜泥一拌,我爹的一碗酒菜就算大功告成。
这样的“豌豆”吃起来松软,口感很好,且有着“豌豆”原始和蒜泥混合的兼香味道,是那艰苦岁月里不可多得的一道美味佳肴。
2018年2月27日于湖北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