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也是是一次旅游的经历,也许是一次完成自己目标后的过程经历;也许是为了拿赛跑冠军而不停练习的经历;而我今天想说的是那一份独属于我的学生时代的经历。
小学我过着海子诗里面那种诗意的生活: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上小学的时候,每一天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学习,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读书,这种迷茫也就造就三个“我”;一个是每天按时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乖学生;一个是爱和邻居小哥哥一起去山上疯玩的野丫头;当然还有一个是在每个周末放学回家后留给身边亲戚朋友一种很勤快、懂事的好印象的别人家的孩子。
小学的生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周五回家后的生活:那时候我和爸爸与爷爷在家,周五放假回家时,走到我家房子对面,就会喊爷爷:爷爷!爷爷!我回来了!爷爷也会每一次都回应我说:FF回来了,我给你炒了晌午饭,快点来吃。而每一次这个时候都是我最幸福的时候。而那时候的周末是每天与牛羊相伴,早起和伯伯家的哥哥们一起去放牛,上山砍柴,下河摸鱼捉螃蟹。累了随地躺在山坡上,饿了从上山找各种野果子吃,渴了喝山间的溪水;虽然没有喂马,没有大海,也没有周游全世界;但是有牛羊,有亲人,有家门口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四季有野花,有悦耳动听的鸟声,满山遍野留下了我的足迹。
很快我就上了初中,更快地上了高中,而初中三年与高中三年基本上是浑浑噩噩的;每天打着要学习的旗号吃喝玩乐,还借着想上大学的心愿去学了美术,但是我并不是那一块料,每天都肆无忌惮地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也因此我高考落榜了。
2016年的时候我高考失利了,也是在这一年我突然醒悟了,想要读书,想要上大学。于是我选择了复读。复读这一年是很辛苦的,每天五点起,晚上一两点才睡;生活枯燥乏味,还要忍受巨大的压力。因为基础极差,亲人们也都怕我再一次失利,于是纷纷劝我继续学美术,然而我并没有选择继续,因为我知道我不是那一块料,我如果继续学,也许还是会是一样的结果。就这样每天很努力很努力,那一段时间是我自读书以来最努力的一段时间;就这样,每一次测试都让我很难过,周边的同学都考很高的分数,然而我每次都只有四百零几分,我很难受,离本科录取线还有50多分的距离,但是还是要继续学习,毕竟没有到高考。那时候,学校为了给我们缓解压力,总是会在课余组织一些解压活动,让我们不要太紧张,要学会放松。
终于高考在6月7号开始了,我怀着紧张、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考场。考完以后不敢和同学对答案,我怕我会崩溃,怕自己答案与别人相差太大。
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可以查成绩了,我记得那一晚我为了查成绩一整晚没睡。我等不到短信发到我手机上。终于在天快亮的时候我查到了自己的成绩515,超过二本线50分。那一刻我真的特别开心,第一次明白了有付出一定有收获这个道理。
上了大学的我,一如既往的平庸,原以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都在手机、床、外卖中悄然溜走了,原以为会变得很优秀的自己却变得更加平庸了,原以为会读很多书的自己最后只读了几本,原以为会写很多东西的我现在才开始了……
而大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期末的图书馆;每到期末就让我体会了图书馆每天是有多么抢手,尤其是冬天期末要考试的时候。图书馆总是坐着满满的人,我总是要起很早很早,才能在图书室寻得一席之地,如若去晚了两分钟,就没有我的位置了。我想这样的经历是其他非学生的人体会不到都。每到期末,去图书馆抢位置已经成了一种同学们大家都乐此不疲的事,还总是为自己能找到位置高兴半天。
我记得最开始的时候图书馆会有很多空位,第一天的时候,我八点半到位置任由自己选;第二天八点二十到有幸寻得一空座;第三天,我八点到已经坐满了,没有我的位置,于是我在外面冻了一个早上;第四天,七点四十到,一楼已经排起长长队伍等待管理员开门,所幸朋友在二楼给我留了一个位置……
这样的生活是充实美好的,每天有奋斗目标,陪伴自己最多的不再是床、手机。而是书本。希望未来有个人能陪我一起努力,督促我上进……
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感谢会看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