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到大最爱吃的就是海蛎煎,也就是我们厦门话说的蚵仔煎。蚵仔煎是厦门传统的小吃,以海蛎,鸡蛋,地瓜粉等为原料,加水混合搅拌后,煎成小块或者饼状,吃起来口感香脆,内馅滑嫩,非常可口美味。
蚵仔煎虽然菜谱很简单,但是要做得好吃并不容易。蚵仔必须要新鲜,地瓜粉的比例和调味也很关键。我最喜欢吃的是母亲做的蚵仔煎,她地瓜粉的量掌握得很好,盐放得比平常的菜要多一点,这样吃起来咸香不腻。煎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起锅时带一点锅巴,这样吃起来外面焦脆,里面香嫩。蚵仔煎最好的调味酱是厦门辣椒酱,这两样东西好像生来就是绝配一样。厦门辣椒酱其实并不辣,偏甜,配蚵仔煎这道鲜美酥香的菜正合适。装盘时,再放上几根碧绿的芫荽,配着鸡蛋的黄色,辣酱的红色,整盘菜真是活色生香,令人食指大动。我大学时住宿在校,每周末回家。母亲总是早早去菜市场等待现剥的蚵仔,回家后调拌好地瓜粉,鸡蛋等配料,等我一到家就热锅现煎给我吃,我总是百吃不厌。那种热气腾腾的香味,至今难以忘怀。
小学时我住在鹭江道,附近的街边就有一户姓陈的人家在卖海蛎,我经常看他们在家门口剥海蛎。刚从海里挖出来的海蛎是带壳的,壳上沾着泥土, 看起来很坚硬且奇丑无比。剥了壳后,方显露出真容来。我也曾经自告奋勇帮忙他们剥海蛎,但是不知道窍门,剥出来的海蛎老是被我开膛破肚,失去卖相,被婉言拒绝几次后只得灰溜溜逃走。剥海蛎也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首先不是每个壳里面都会有海蛎,有经验的人才知道哪些壳里面有,这样剥起来省时间;而且撬开海蛎壳的时候得注意方向和深度,不然很容易就给海蛎开膛破肚了。剥海蛎很辛苦,因为海蛎壳很硬,边角尖锐,容易割伤手指,尤其是大冬天,我总看到他们手指上总是贴着风湿膏布。每当我放学经过他们家门口,冻得两手缩在口袋里,看着他们一家人在门口有说有笑地剥海蛎卖海蛎的时候,觉得他们生活真是不易。
除了蚵仔煎,海蛎还可以做成多道美食,比如炸海蛎,蚵仔面线。海蛎晒干做成蚵仔干,煮咸干饭也是一流的。作为一个厦门人,我有一个很传统的厦门胃,而传统的美食,总是给予我最美好的成长记忆和亲情,至今无法忘怀。
(请欣赏闽南语歌后陈飞的每周一歌《青蚵仔嫂》,歌曲清新诙谐,体现闽南女性勤劳、淳朴、大方、坚强、勇敢、拼搏的精神。http://music.163.com/#/m/song?id=73840&userid=498682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