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带灰色,人物地点都做了处理,国家机关人员咱惹不起,此为前提。
这次出差历时三天,过程就是接到领导的通知取某项目的备案材料,相关负责的A已经将材料让领导签字盖章完成,所以任务就是去Z市取材料拿回公司。
到Z市后B表示材料并没有开始批复,而且部长也没有签字盖章,当天下午部长参加会议没有时间签字,C表示第二天肯定能签上字,耐心等待。
第二天上午再次打电话C说出差去了材料目前没有专人负责,让回去等消息。
第三天上午接到通知,备案材料中有3处错误需要修改,于是当天再次前往Z市取回材料。
几个细节:公司领导全程都是和A沟通联系,并没有与B和C电话沟通。(A为普通科员,BC为领导)
这次材料的是完工后的存档备案,并非新项目的审批报备,之前的审批材料既然都通过并且项目都完工了,为什么在存档备案上要故意卡一下?
A、B、C都打点过为什么依然不办事、也不签字?
据说该部长刚上任,是不是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挑前任审批材料不严谨的毛病体现自己伟光正?
公司领导后来回忆说电话里其实和他说过,要他本人亲自来取备案表,我好像知道了些什么。
我思考:
1、这次出差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表面上的原因是沟通不及时,在取材料前材料审批进度公司没有专人跟踪,也没有和对方的高层领导联系达成默契。深层原因不表。
2、当前行业的现实就是老板需要花大量的注意力和金钱维护政商关系上。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你觉得老板会有多少注意力和金钱放在员工个人成长上以及公司未来发展规划上。更实际的,你如果不主动表现自己,老板会有多大几率突然心血来潮找你谈话,了解你赏识你? 答案是0
3、这个行业的天花板在哪里,你的个人成长最大值在哪,这个行业靠人,靠产品,还是靠关系?是靠维护市政人脉还是靠激发员工潜能做出更好产品占有市场盈利,可持续性是什么。作为公司老板他的重心在哪里,不要看他说了什么,看他做了什么。
4、认清自我,目前公司领导对你的定位是什么,有没有机会接触更高一级人脉的权利,你做的事有多大的可替代性?这些决定了你是属于底层员工、可培养对象、重点培养对象。
当下需要做的就是提高职场竞争力,适时的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让老板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获得成长的机会。
未来长远的打算,现在的公司值不值得继续呆,如果还在这个行业,跳槽去更大的公司,大平台锻炼机会和人脉更多。
如果转行,相关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行业的人脉联系积累。
先让自己成为能替代所有人的人,再让自己成为别人不可替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