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我要少玩手机,多做有益的事。”在抱着手机消磨了一天的时光后,有人狠狠地说出这句话。我毫不怀疑他此时此地决心悔改的真心,但我也绝对相信他这句话最终会成为“空头支票”。我们总是想得很美好,做得极欠缺,不是决心不足,而是策略出了问题——与其想着“坚决不做...”,不妨多想“我要去做...”。
“不去做(坏事)”换成“要去做(好事)”其实是“替换法”在生活中的运用。人是极重感觉的动物,当明确感受到限制,内心会催生更大的渴望,一方面理智告诉自己要抵御诱惑,一方面本能又在暗中作祟。在这个斗争过程中,一般人常常会败下阵来,只有毅力超群的人才能“克敌制胜”。而这个“敌人”太强大了,它是我们的心灵,是生物的本能,正确的做法不是“硬碰硬”,而是迂回作战,把“不去做”的委屈,替换为“要去做”的积极,这种“替换”会让你更多地关注自己能做到的事,避免因迷茫焦虑而滑向消极堕落。
“少玩手机”,这是限制,会让你难受;把它替换成“我要读点书、练练字、唱唱歌、散散步...”,这样是不是就感觉好了很多?前者像围墙,禁锢着你,让你感觉到压抑;后者像路标,指引着你,帮你认清方向。“要去做”,像一种决心,“要”本身就含有极大的渴望,在提出“要”的时候,心理有一种获取欲,潜意识里能带来满足感,它的心理暗示,要比“不去做”积极很多。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坚持的难度并不会因为“替换”而降低,但至少在心理上,降低了实施的抵触感,更容易开始行动,毕竟只有先开始行动,才能讲持续坚持。凡事,先“心动”再“行动”。
“心动”是可贵的,心有所感,才能身有所动,但“心动”并不可靠,因为它只是一种感觉,感觉是最容易被遗忘的。想一想曾经触动过你的那些事,是不是用不了多久就会遗忘很多?再去想想曾经做过的事,是不是相对来说印象就要深刻很多?所以“心动”的感觉一定要想办法赶紧落实下来,制定出可供执行的方案,否则生活的惯性很快会让你进入“舒适区”,“心动”过后就是遗忘,一切照旧,没有改变。
“要去做”是有导向性的,它更倾向于将思考落实为行动。当你思考“要去做什么”的时候,一定会选择有益的、擅长的的事情去做,很多时候还会顺便规划下行动的时间。这样看来,我们不妨多去规划“要做”的事,“要做”的事多了,自然“不做”的事就少了。
“要”是主动出击,“不要”是抵御防守。兵法曰:“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善守着,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愿你我常保攻势,先发制人,在与自身惰性狭路相逢之时,能克敌制胜,多做,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