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没走到湖边去,今天去了一下,看到一群红嘴鸥,在不远前的近岸湖面飞来飞去,盘旋宛转。猜想,是有人刚用食逗喂过,拍过照,红嘴鸥还余兴未尽,在那里盘旋。
随步过去,也拍几张看看。
红嘴鸥又过来越冬了。冬天是快来了,各地摄友都开始亮照片,好多地方都拍到了红嘴鸥展翅飞舞的照片。印象里,好多地方都有红嘴鸥,好多地方还颁文,要人鸟共生,和谐相处,当作市鸟、县鸟。随想,现在的红嘴鸥真多,地域分布那么广,都能在当地受到重视,说明势力不小。没有强的繁衍能力,要占那么多的地盘,是不可能的。
好像滇池的红嘴鸥更多,盘旋于岸边头顶,从人的手中啄食,场面更大,象下山的云在顶上游动一般。比我们这热闹。当然滇池的冬天也比我们这暖和。
鸟也有领地意识吧?不知今天来的,还是不是去年来的群。不知可不可能,某地物候启动越冬信息后,那处的红嘴鸥就开始迁移。飞越几千几万里,看见我们这还行,就歇脚,决定就在这越冬呐!于是就划地,成为今年的领主。去年在我们这越冬的红嘴鸥越冬信息收得晚,过来后,看有鸟占了。不争,自己又重新飞,重新去找地盘。争,重新划分地盘。我想,如果某地某年,来越冬的鸟多过鸟的繁衍能力,就是有新鸟群入住本地。
不知鸟的记忆力如何?也许能记住去年的飞行路线,去年越冬的地方。杀熟嘛,去年在哪过冬,今年也在哪过冬。不用去争地盘,划领地。那各地的鸟,都还是熟悉的那一群。鸟多鸟少,就看鸟的繁殖了。但如果这样,那各地新形成的湖就不应该有鸟落户,但其实总有鸟落户呀!鸟也没有网络,也没有总规划处去研究各地有多少越冬资源,有多少鸟群,今年哪鸟入哪林。所以,鸟越冬,多半还是哪里黑,那里歇。所以,你眼中的鸟,可能是需要重新熟悉相处的新鸟。不过,红嘴鸥好象已熟悉了与人相处的模式,那怕到了新地方,技能不变,人鸟和谐相同:你用食逗我,我卖萌逗逗你。
看样子,鸟到哪里,还是鸟头说了算。鸟头不到滇池湊热闹,看中了这方水,就有了这方水的热闹。
我猜,今天看到的是没来过此地的红嘴鸥。除非鸟专家用定位证明,就是去年那些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