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街上多的是形形色色花枝招展的女孩子。
某日和朋友上街时,她悄悄推我一把:“你看那边那个女孩子是不是粉底打太白了。”
我瞧一眼,确实是最白色号,但躲在遮阳伞下倒也不至于显得过于突兀。
我回朋友:“可能吧。”心里却不有自主开始盘算:这是象牙白了吧。
我见过会往脸上打象牙白色号的粉底液的女孩子不过两类。
一种是天生白皮中的战斗机,天生白的透亮,偶尔遇上敢卖瓷白色号的商家她们也敢买。并且没有人会对她们的粉底色号提出异议。大家只会说:“她昨天是不是没休息好气色不太好的样子”。第二种女孩子为本身并不为白皮更有甚者连黄皮里的白皮都不算,但是她们敢打象牙白上街。
一个敢字,就足以让人生敬。
我知道每一个化妆小白跌入彩妆的坑时都会被微博知乎上的各大美妆博主教导:粉底液是用来均匀肤色的,不是用来让你白一个度的,粉底液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号。选择适合自己的粉底色号这没错,可是今天我想聊的是:有多少女孩子根本不敢第二次打象牙白上街。
我就是不敢第二次打象牙白上街的人。我刚入美妆的坑是买的第一个气垫是泰国的一个牌子。被我曾经喜欢过的一个美妆博主吹得天花乱坠,于是我入手了。虽然后来年纪再大一点才明白,有一种东西叫做收了钱的推广。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个牌子的气垫只有两个色号可供选择:自然白和象牙白。
我把某宝上的卖家秀从第一页翻到了第十页得出了:自然白给我稍微太深了一点的结论。于是我买了象牙白。其实从客观角度来讲我是对的,不要脸的讲法我确实算白皮。要脸的讲法是最次我也是黄皮里的白皮。所以那款气垫的自然白确实不适合我。但是问题就是出在:那款气垫的象牙白给我也太白,至少是比我本来的肤色白了一个度。
所以我在第一次打象牙白上街的时候收到了各路朋友的问候,最多的开场白为两种“你粉底也打太白了吧”和“你今天妆花的好重哦。”以及一路上各种不认识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注视。那一次的经历实在是太过尴尬,我连回程的路都没开始就拉着同学随便找了一个角落用湿巾卸掉了全妆。虽然那次的妆我化了整整一个半小时,连擦掉涂到眼皮上的睫毛膏都花了近十分钟。
这是很真实的经历,我猜绝大部分化妆新手都会出现过的问题。当然我们不能排除那一次是有我第一次化妆手法生疏导致妆感生硬的问题。但是那罐气垫后来我再没用过,就扔在抽屉的一角,又不敢花出门又不舍得扔掉,毕竟也是钱啊。偶然拿出来轻轻的按一层在脸上出门前都会忍不住掏出小镜子看好几次,最后多半都会因为胆怯害怕听到“你怎么粉底怎么白啊”这样的话卸掉。慢慢的扔在角落里,气垫就过了保质期,不得不扔掉。
一直到我后来入手了这一两年某大牌风很大的号称越油越美丽的的粉底液在班级里拆快递拿出来试色的时候,旁边的同学问我:“这个色号好深啊,你完全可以买最白的为什么要买这个呢。”我哑然。我手上这罐是1w1自然色,仅从上脸的角度来讲,确实这个牌子的这个色号比我本身的肤色还要黄一个度。但是我已经习惯 买自然色了,就像人天生都有的适应能力一样。
我仓促应付同学:“可能它过一会就不会这么黄了。”却又难免暗自思量,我为什么不敢买象牙白呢。因为害怕,害怕被笑话。
可是我明明也是从小被人夸奖长得白的一类人啊,只是还没到粉白皮的地步罢了。那是什么导致了我后来对象牙白避之不及呢,是第一次打象牙白出去收到或是友好或是不好的评价。
人都是趋害性动物,受过一次伤就很难再向同一个方向前进,这很正常。但坦白来讲,根本原因我觉得是内心深处的不自信与自卑。
每个人或多或少一定会有自卑情绪的,哪怕你长了张八分的脸这个世界上也存在九分的美人,人比人往往气死人。那为什么还会有我眼中的第二种妹子,不是粉白皮还敢打象牙白上街呢,难道她们就没有受到过质疑吗。
不可能没有收到质疑的。上帝是公平的,每个人身边的事精和多嘴婆都是经过严密的平均分配的。归根结底,还是人家敢罢了。
我就是敢打象牙白上街怎么了,老娘就愿意这么化妆关你屁事。愿意看看不愿意看拉倒。我知道这从普世的角度看显得这个人很自我的样子,可是我还是觉得这种:老娘开心是天下第一要事的态度真的很酷。
前几年有一套流行的说法叫真正的高情商表现在会哄自己开心。我觉得敢打象牙白的姑娘都是好样的,都是我不敢豁出去的领域。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号固然没错,但是我就想打象牙白的心态实属少见,十分珍贵。
内心的自卑往往拖着不让人前行:“你手臂那么粗不能穿无袖的”“你腿粗要穿长裙”“你发际线高要剪刘海。”扬长避短固然可取,但是倘若你真的喜欢无袖衫,热裤和中分那为什么不去做呢。
过了很久以后我回想起我第一次打象牙白的那天,或许朋友只是没有习惯我化妆的样子,而迎面而来的大爷大妈看到谁家闺女打扮的稍微不同一点都会侧目的,这里面很大程度上并不全是恶意。反正百年之后大家都不过是一抔黄土,为什么活着的时候不尽兴尽欢呢。
All right,希望我下次走进专柜的时候可以鼓起勇气和店员说:您好我想试试那瓶象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