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见证家庭调频的对话

朱姐,陈哥:

    你们好。刚刚和你们的谈话,其实我内心有很深的感触,也更加理解你们夫妇俩,以及若翀的成长经历。你们真的是很不容易,而且彼此都付出了很多。现在在开车途中,我就用手机把这种感触录音下来,一会转给转成文字,整理分享给你们。

    当我听到你们自身的过往经历里面发生的一些故事,就更能理解你们会这样以或者细致、或者严厉地方式去教育、陪伴孩子。可能在一般的眼光里,会觉得你们家庭在教育里有很多的失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给你们带来很多压力和自责的感受。但当我有机会细细来理解这个发生的历程时,却能看出更多的不容易,生多出很多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还会多出一些敬佩和感动,甚至还也会有一些疼惜你们。

    在交谈中,我第一个印象很深刻的地方就是:第一眼看到你们夫妻各自的状态的变化,感觉到你们的舒展,感觉到你们脸上的笑容多了很多。同时,也体会到在你们俩的互动中多了很多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朱姐在尝试理解陈哥高中阶段的那一段经历,也把它连接到对孩子的期待以及严厉这一部分。也看到在朱姐说到刻意让若翀独立铺床这件事情时,陈哥有在默默地点头,带着一种赞许的眼光表达着认同。真的为你们这样的互动变化感到欣喜!我也由此猜想,这些年虽然很辛苦,你们可能也会有一些挣扎,但你们对生活、对家也一定有着共同的信念、不断的坚持,有了这些基础,才带出这些不断的改变。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就是你们对孩子的付出,超过了我看到的很多用心付出的父母。比如,为了若翀的眼睛,会给他专门配3000多元的眼镜。比如,为了他可以好好学习文化以及英语,除了一般的补课,还会上一对一的外教练习口语。即使是一次因为没记住单词而不让他吃午饭的严厉,也是希望孩子不要走自己英语不好的老路,而在未来吃亏、受到影响,那是当父亲的厚重的爱。还比如,你们为了他可以继续学习而不放弃注册学籍,四处找寻升学的可能机会。也包括你们不断寻求帮助,愿意和我来分享那些在通常眼光里被视为难堪的生活经历。这些时间、精力、金钱的花费都是极度的用心,这些反思和行动都需要很大的能量和勇气。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一点不是你们对孩子拳拳的爱呢?!

    在交谈中,我有幸知道并提出一种隐喻——你们都在努力地爱着孩子,只是在不同的频道里面爱着。然后,你们的孩子又在另外一个频道里面,可能没有完全接收到,或者是接收到另一种信号,理解成另一种意思。而现在,你们都在做把频道调到一起的共同努力。真的很为你们的这种变化和努力感到欢喜,也相信在未来你们还会找到更多的办法,让家庭的频道更为和谐。

    我们走过的每一条路、走过的每一步,都要算数。有了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历程,会让你们对“怎么样看自己的生活,怎么样看陪伴孩子”这件事情有了更多的领悟。“凡经历的种种苦,在未来都可以转化成我们生活的福份。”真的要祝福你们一家子!

    若翀的改变,也让我们惊喜。他慢慢走出这些步伐,慢慢去寻找和把控他想要的生活,你们在后面默默的支持。我也在你们的讲述里听到,他有机会体会你们对他的爱,他在新的生活里开始去关注他所向往的、感兴趣的那些领域。你们在慢慢地放手,尽量调整姿态以他接受的方式去支持他;他也在努力地去积蓄自己的能量,一点点地去拾回自己对生活的主权。或许还会有一些挫折和弯路,或许还会有一些挣扎,或许还会有眼泪和难过,这都让它自然的发生吧。其中每一步都值得他和你们去珍惜。带着爱去成就,去放飞,让这每一步都变成他成为更喜欢的自己、过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的一种经验的积累。

    花开有季,树生有节。若翀他可能是一颗冬天开花的梅花树,因为独有的经历,在万物生长的春天经历了沉寂,没有开花、不会开花,但到百花飘零、片叶归根的季节,他却可以暗自绽放、幽然留香,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深深的祝福你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