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不惑”并不是对事情的看法已经成型不会改变,而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已经基本固定。
看到书名,我以为这是一本写给中年的我们的鸡汤文,准备匆匆扫两眼就丢到一边。看完第一章,我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了,整本看完,我给这本书的定义是:“一个中年理工男,用进化生物学的方法,硬核探讨中年的意义。提出了中年人最关心的18个问题,并且用类似写论文的模式,来回答这些问题。”所以,其实这本书我觉得可以归为科普类,还比较对我的胃口,作者也会偶尔表现出他的幽默感。
中年对人的一生来说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段。作者通过探讨和回答有关中年的18个问题,表达了自己对待中年的看法:“中年不是介于年轻的光明和老年的昏暗之间的那道灰色,而是拥有智慧、理性和回忆的人生巅峰时段。”书中很多时候都是从基因和遗传的角度去探讨这些问题,用了大量的数据,得出了较为正面的结论,当然也强调了人的自由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总体对中年的态度是非常乐观的。
作为我自己,马上就要步入不惑之年,其实心里是有些惶恐不安的,四十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不但是因为自己的身体、工作、生活都在提醒我年轻已经慢慢离开,更重要的是未来的人生中,我们会更集中的经历生离死别。这本不是鸡汤的书,给了我一些理论基础,来面对一些以前不曾有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