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给孩子点什么?
☽ 王 瑞
** 1 **
我们能给孩子点儿什么?这是从小陈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就在不断思考的问题,做为父母,我们能送给孩子点儿什么?显然,我们都不是童话故事里的仙女,挥挥魔杖就能送给孩子英俊或美丽的外表、超人的智慧、优雅的舞姿、美妙的歌喉;我们也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从小就给予他香车豪宅,衣食无忧的一生。但我们总得给他点儿什么,小陈7岁了,在这7年里,我送了他一些礼物,他喜欢,也许,你的孩子也喜欢。
你会用什么方式叫孩子起床?在所有的方式里,我最喜欢的是,猜猜姥姥今天做什么好吃的了?有的时候我会给他一些提示,黄色的,他可能就猜荷包蛋,软软的,他会猜是烙饼或手擀面。每个孩子都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带着问题,小陈会兴奋的起床,然后高兴的穿好衣服,去看看姥姥早上到底做什么了。
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是我给小陈的第一个礼物。
我和小陈常常会出去闲逛,我会兴奋的给他指树上的鸟窝、我们会一起找刚出头的小草,和春天里盛开的第一朵鲜花,他喜欢蒲公英的种子,使劲儿一吹,一朵朵小伞就飞向四面八方了。
小陈对这个世界很好奇,他好奇天边的云朵,好奇楼下的小猫,他会好奇的逗逗它、摸摸它,带着好奇,从不害怕。
好奇,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有好奇才会有探索,有探索的人生才不会枯燥无味,所以不要限制孩子的好奇心吧,如果可以,就和他一起拥有更多的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 2 **
前几天,在尹建莉的《最美的教育》中看到了一个故事,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拿着一张99分的试卷对妈妈说考试没考好,老师让他们反省为什么没考100分,妈妈安慰他说,没事儿的,把错的那一题改对了,就是100分了。可孩子还是一直哭。
尹建莉说,老师让孩子反省为什么没得100分,简直就是疯了,而母亲的话,说的是没错的,可从孩子的反应来看,孩子是并不相信的。因为孩子是像雷达一样,可以准确的分辨父母的态度。如果父母的话是言不由衷的,孩子是会听出来的,他不但不会相信,反而会更难过。
我用这个故事问小陈,我说,如果你考试没考100分,妈妈说没考就没考呗,你相信吗?小陈说,相信啊,你每次不都是说,没考就没考呗。因为这句话,我俩又笑个不停。其实对于小陈的教育,我和陈先生是有共识的,给他自由,不给他压力。
小陈说想玩会儿游戏,我就说,玩儿呗,玩一把再学习,他就真的只玩一把,然后就去学习了。
小陈说,妈妈我想画个画,我说画呗。他说,我想读会儿书,我说读呗,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儿什么就玩什么。因为没有阻拦和压力,他反倒什么零食也不会多吃,什么电视也不会一直看,游戏也不会一直玩。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也了给我极其宽松的环境,可我却成为了一个很自律的人。所以我知道自律的孩子从来都不是因为严格的管束,自律是在自由的空间里养成的自己可以支配自己的能力。所以,比起严格的教育,我更喜欢给他自由,因为我也试过发个脾气大吵一顿,那只会让孩子在愤怒中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远没有自由来的让人舒服和让孩子容易接受。
** 3 **
因为小陈的学校有阅读课,所以这个学期开学,我给小陈带了一本他过生日时好朋友小侯送的《米小圈日记》,那是一本儿挺厚的书,虽然带拼音,但是字也蛮多的。
一天晚上,小陈突然对我说,妈妈我今天看了好多页《米小圈》,我一看,已经读到42页了。我心里很震惊这个数字,因为一周只有一节阅读课,显然他是平时也看了,我问他:“里面的故事好不好看啊?”
他说:“特逗,里面还有胡子老师。”
小陈突然站起来说,“妈妈,要是我也能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就好了。”
我说:“你已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了呀,你看从你生下来到现在,妈妈每天晚上给你讲故事,你就是在读书啊,你现在自己看,不就是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吗?”
小陈想了想说:“也是啊。”
我想,作为家长,无论你的学识渊博与否,无论你的能力强大与否,我们都不能把自己脑袋里的一切喂给孩子,他总要清空我们带给他们的一切,自己去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总结自己的经验,学会自己的道理。
所以我们能给他的是书,那才是前人所有的财富。只有当一个孩子爱上阅读,把阅读当成呼吸一样自如简单的事,他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拥有源源不绝的能量。遇到挫折他不会倒下、遇到成功她不会骄傲、遇到未来他/她不会害怕,因为那些父母没见过的世事繁杂,他在书里见过;那些父母想都没想过的职业规划,他在书里看过,而父母总不能陪他/她走完全部人生,可是,书能。
让你的孩子保有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在你为他创造的小小的自由的空间里,与书相伴,我想这就是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作者-
王瑞,作者、主播。一个声音温暖又好文四溅的姑娘(其实已经是孩儿他妈)。为梦想工作、为爱生活,每天带娃、读书、写文、录音、制作、观察自然……周而复始,却越忙越快活。在我心底,在远离城市的大海深处,有一座浅岛,开满繁花、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