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年的小伙伴

今天早上,把微信群名改成了“那几年的小伙伴们”。

从2009年进入这间公司,一晃八年,身边的同事来了又走,终于把我熬成元老。在这个群里的,全是这间公司的小伙伴,还只是部分,另外的一些,了无踪迹,没有信息。而在这间公司之前的几个流转地,还能联系的,只余几个,在微信或者空间里挂着。今天还给大眼妹子留言了,这已经是两个男孩子的妈妈,不再是那个眼睛乌黑长发飘飘的妹子了。

人生就是一场接一场的遇见,和一场又一场的走远。

跟人相关的,谈笑,影像,记忆,还有温暖,仇恨,都是淡了再淡,终至不见。不用去煽情,要用什么来换你我她的回眸或擦肩。遇见了,相谈渐欢的,就留在群里,让时间把她们来回地洗,洗成只余淡淡容颜,和欲断还连的相见欢。不想遇见的,就让时间去掩,掩了所有不情愿,和所有的余音牵绊。

心底的朋友,应该不是经常呼五唤六一起嗨的那群,也不是天天发发状态相互点赞问安的那部分,可能只是你偶尔会想起来,把手指停在她的名字上,仅仅看看她的生活是否安好,却不会打扰。有些情感,是要放在明面上,毕竟会经常在现实中遇见。有些情感,是放在相互的理解和默契里,一点点保持温暖。不论是从别人的嘴里,还是朋友圈里,看到与她相关的事情,默默祝福,万事皆安。

那是理想国,是形而上的层面,不适合于活生生的大众。那些每天都活跃跳动着的肉体,每人的需求都不一样,每人所关心和期望的互动也并不相同,自然也不能统一对待。过了而立之年的人,还是实际一点好,免得飘得太高,被世俗厌弃,却找不到落脚点。

所以,你也需要一些,那几年的小伙伴,以及,慢慢会长成为“那几年的小伙伴”们,丰富自己的圈子,保持自己肉身还存住在尘世之间,万一真的被风吹起来,还有能牵回来的线。

杂感一二,姑记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