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有浪漫里的视听盛宴
在导游的游说下,我们的第一个自费项目拉开序幕。
下午的阳光还在火辣辣中,我们到达敦煌鸣沙山的另一端,一个农家庄园里。
最让人心动的骑骆驼在这一刻上演。
有一个画面很经典,就是鸣沙山的骑骆驼风景,尤其是夏天,演绎的淋漓尽致。
有这样一句话:知道的,我是来旅游的,不知道的以为我是来攻打匈奴的……
浩浩荡荡的骆驼,一队队行走在沙漠深处,太壮观了。
这次来大西北,感受这场壮观,也是我期待的项目之一。
只可惜,我们只是很少的一队,震撼的视觉体验差了很多,却也有了一把骑骆驼的感受。
高大的骆驼,让人敬畏,一靠近它会嘶鸣而发出响声,吓得我们还是不敢骑上去。
骆驼的男主人,是个精瘦的男人,有点凶,对着骆驼就是一顿骂,女主人头上戴着围巾,包裹的严严实实,却也遮不住她那风吹日晒留下沧桑的脸庞,对着骆驼也是一阵大吼,可怜那些骆驼,只能乖乖地听从主人的指令,当我们一个个上去坐好时,骆驼才一个挨着一个地起身,动作整齐划一,日积月累训练出来的效果。
所有人都把自己包裹起来,沙漠里的阳光太耀眼。
骑在骆驼上,当年风沙漫天飞扬时行走在沙漠中的场景,似乎就在眼前晃动,那一刻有穿越时空的痕迹,也有孤寂的穿行于河西走廊时的苍凉,也许前世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何会一直心心念念的想着要来这里看一看,走一走,骑一骑……
不过瘾的我,又骑了一圈,方才作罢。
终于骑了一回骆驼,也终于骑上骆驼去参与了一次攻打匈奴的战役,心满意足。
随后又在沙漠里骑摩托,教练带着我们,飞沙走石,上坡下坡,直冲沙漠,一阵阵尖叫响彻云霄。
到底年纪大了,禁不住这样的刺激,小心脏砰砰砰的跳个不停,还是悠着点。
夜色开始降临,天色渐渐暗下来,我们的火锅开始登场。
导游是马不停蹄地跑来跑去,为的是招呼好这一团的客人,他也真是不容易,拼的太厉害。
火锅其实没什么好吃,大家在意的只是这份气氛。
火锅唰到最浓时,舞台上的表演,如火如荼地开播。
一段胡人的舞蹈,美轮美奂,让追逐的目光,紧紧锁住。
一位男士唱了一首又一首,有夏夜的风吹来,却也吹不散他那满头大汗,激情澎湃中的热血,带动了全场观众的热情,大家唱啊跳啊,把今晚的夜空召唤与照亮。
最后沙漠里的篝火晚会,彻底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火焰,今夜是燃烧的夜晚,今夜是所有人宣泄情绪的最好方式,疯狂的夜晚。
当所有喧嚣落幕时刻,精疲力竭的我们放下了所有,唯有这份心灵的沉淀,得以宣泄。
入住敦煌“九色鹿宾馆”,一个好听吉利的名字,终于可以不用收拾行李,连住两晚敦煌了。
明天可以晚起,8点出发去鸣沙山。
神奇•灵动•传说
太阳很好,早早就悬挂于天空,没有风,也没有沙的一天。
时间尚早,鸣沙山的人不算多,原本也是淡季,错峰游的好处彰显出来。
鸣沙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让人遥想古人的商旅艰辛与文化交流。
都说:一步一脚印,一沙一世界,总要来一次敦煌,骑一次骆驼,满足对沙漠所有的向往吧!
景区很大,远远望去,那连绵起伏的沙山在阳光下像金色的波涛,熠熠生辉。
一步一步,踩在沙砾上,软软的沙在脚下发出轻轻的声响,我们走了一条近道,直穿沙路,远处有一队队的骆驼走来,长长地一个连着一个,驼铃古道,壮观无比。
可惜自己没能如愿,在鸣沙山上骑着骆驼走一遭。
穿越沙路,很快就看到了远处的一棵大树,郁郁葱葱,茂盛极了。
沙漠里也能有一棵这样高大的树木,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导游当时对我们说:看到那棵大树,也就是月牙泉了,鸣沙山的尽头了……
天气越来越热,我们换上裙子,尽情的拍摄,想把这刻画面记录下来,成为经典与永恒。
终于看到了远处的那座塔与一弯像月亮一样形状的泉,那就是鸣沙山脚下的月牙泉。
记得很多年前看过的一本有关月牙泉的书,书名记不得了,说的就是月牙泉里发生的诡异故事,那湖里有水怪出没,发生了很多的灵异事件。
后来对月牙泉就有了阴影,却想着能有一天,也来这里,感受一下心悸的滋味。
一点点走近,却不敢靠近,只是月牙泉早就围起了栅栏,往里走的人很少,其实月牙泉早就不是从前那般的湖了,虽然湖水不断得到地下潜流的补给弥补了蒸发的损失,千百年来月牙泉不干枯,那湖水却还是在一点点干涸,从曾经的几十米深到如今最少的时候只剩下0.9米了。
后来引用了在月牙泉周边回灌河水补充月牙泉水位,使月牙泉暂时免于枯竭。之后又实施了引哈济党工程、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等,通过提高区域地下水位等方式,让月牙泉逐渐恢复生机。
却还是每年水位都在下降,堪忧啊……
不知若干年后,还会再在这沙漠之中看到那一弯月牙吗?
整个景区循环播放着那首《月牙泉》的歌曲,音乐优美而又动听,还有淡淡的一抹忧伤,让人心生怜意。
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月牙泉终究还是旅人心中的圣地。人们说,只要在泉边许下心愿,就能得到传说故事中阿兰的祝福,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还是想爬到最顶端上,看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感受“白雁西风紫塞,皂雕落日黄沙”的苍凉。
去爬山的人不太多,有点起风了,大漠长风一点点拂去黄沙,我们跌跌撞撞,一步一滑地沿着一条人工梯子往上爬,爬到半山腰,就停了下来,那沙太柔软,一脚踏进,就陷进去半只脚,又穿着厚厚的鞋套,更加费劲。
让一位上海老伯伯帮我们拍照,那上海老人听说我们是苏州的,很热情地帮我们拍了一组又一组,还说了很多好听的话,让我们受用极了。
这里的沙粒细腻柔软,导游说鸣沙山的沙子有五种颜色,在阳光下会闪耀出金色光芒,如果有落日余晖交织,定会形成绚丽色彩。
装了一瓶鸣沙山的沙,准备带回家。
不辞辛苦地……
一个上午的时间,远远不够我们的喜爱之情,月牙泉静卧鸣沙山,那是沙漠中最温柔的一抹亮色。
如果是傍晚过来,看日落,体验万人大合唱的震撼,那就真的不再有遗憾了,不知以后是否还能有这样的机会,再次感受这一刻的难忘。
再见了,鸣沙山,那风过处,沙鸣阵阵。
似乎看到每一粒沙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而月牙泉则如诗中那最灵动的一句,婉约而柔美。
泉边古老的树木,见证着岁月的流转,它们与沙山、泉水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不虚此行……
太有魅力了,真想多待一刻,天长地久般的烙印。
下午的行程是去莫高窟,最具意义的一段历史故事。
2025.5.3
11:55
修改于2025.5.4
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