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你好,李焕英》,作为女儿,也作为妈妈的我,不像大多数那样动情,没有掉眼泪。和很多人一样,无法产生共情,却想成为那样的妈妈。
并不想用影评的角度来评价《你好,李焕英》。因为,李焕英作为母亲几乎是满分。而贾玲作为女儿,用这样的方式纪念已故母亲,那份真挚也是满分。
作为一名理性的妈妈,看完电影思考到更多的是:
为什么有这样一位温柔无私的妈妈,女儿却如此自卑,甚至觉得自己是妈妈不幸人生的根源?
作为妈妈的我,应该怎样去教育引导我的孩子,让他知道妈妈是幸福的,他是幸福的?
▲图片来源:电影《你好,李焕英》
对于第一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很久。在看美剧《我们这一天》就思考过。
《我们这一天》中讲述的是一对恩爱近乎完美的父母养育三个孩子的故事。但三个孩子都有各种心理上的问题。大儿子Kevin嗜酒,大小事情都依赖双胞胎妹妹,对于家庭和事业,常常迷茫和自我怀疑,靠酒精麻痹自己。二女儿Kate嗜吃,肥胖,一事无成,也因为自己肥胖非常自卑。三儿子Randall 是领养的黑人儿子。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想做的一切父母都支持他。从小就被特别看顾,被领养的心结一直积在心中。后来自己组建家庭也被这个心结影响。
为什么完美的父母,孩子却如此自卑?
我想,大概他们想要比父母活得更好,却做不到;他们想要父母比父母那辈人活得更好,却做不到。
就像电影《你好,李焕英》,因为妈妈太完美,自己却太不完美。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在生活始终寻找认同却找不到。
可是妈妈李焕英并不和别人攀比,她只要她的女儿健康快乐就好。
现实生活就是,你不和人比,别人贴上来硬要和你比!
“我女儿能说会道,我女儿能歌善舞,我女儿学习好,我女儿考上重点大学了,我女儿进了重点单位待遇老好了,我女儿月入九万,你看刚给我买的镯子,老贵了”。
不是我们要去比较,这是社会的常态。如何不让”自己家的孩子“这种思想荼毒,成为电影中的贾晓玲。
首先,我觉得需要正确定义幸福。
女儿自卑觉得没有给妈妈长脸,就认定妈妈不幸福。什么是幸福?一个妈妈的幸福是多维度的。长辈老人安康是幸福,夫妻和睦是幸福,工作顺心是幸福,身体健康是幸福,财富有余是幸福,儿女健康快乐更是幸福,当然儿女省心有作为那就最幸福了。
所以,为什么女儿觉得妈妈李焕英不幸福呢?仅仅是因为自己从小长得胖,淘气爱玩,成绩不好吗?
我觉得,其次需要认清一个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父母的人生是他们自己的,所有的都是他们的选择,有苦有乐,有悲有喜。孩子不应该为父母不幸福买单。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孩子是父母不幸福的缘由,那么如果没有这个孩子呢,他们就一定会幸福吗?答案未必吧。
《圣经》中有一句话:“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人终究是要离开父母,谁也不该为谁的不幸福买单。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创世记 2:24 和合本)
对于第二个问题,作为妈妈的我,应该怎样去教育引导我的孩子,让他知道妈妈是幸福的,他是幸福的?
前段时间看的一本书,书名叫《六A的力量》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Acceptance 接纳
Appreciation 赞赏
Affection 关爱
Availability 时间
Accountability 责任
Authority 权威
六A中,前三个A是最重要的。在亲子关系中,一切的基础是信任和接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只有家长接纳了孩子,孩子才会接纳他自己。赞赏是建立自信心的关键。还有关爱,没有爱生命就会枯竭。告诉他,无论如何,妈妈永远爱你。
道理大家都懂,却很少有人能全部做到。尤其是高需求宝宝的养育之路更加艰辛。作为新手妈妈,唯有将爱化解成智慧与耐心,一步步探索解密。作为妈妈,因为爱,所以幸福!
欢迎大家投稿或留言,可以要电影资源,也可以说说你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