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多人在绝望的时候想过死亡,想永远的离开这个浮华的世界,远离伤心的地方,远离冷漠的人群,甚至下辈子都不想再投胎做人。
是啊,李宗盛大哥的《凡人歌》说的多好:“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片刻不得闲。”每个凡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总有不是很开心的时候。
撑不下去的时候想到永远的离开,死亡,似乎成为一种解脱,不管信不信有天堂,都觉得一死了之是极好的。会在脑海中设想很多种离开的方式,最好不太痛苦,便于操作,不要死的太难看。
但会有人在想离开的时候甘心被别人杀了吗?换句话说,杀了一个你觉得他很痛苦的人是对他好的吗?
《记忆大师》里就描述了这样的案子,黄渤饰演的男主角不小心接受了杀人犯的记忆,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破案过程,最后的凶手竟是从小看见母亲被家暴的警察。小时候的他不忍心看母亲总被家暴,将母亲的止痛药换作安眠药,使母亲淹死在浴缸之中。长大后,他又杀死了一个长期被家暴的他倾慕的女人,杀了她那一刻他感到为那个女人开心和解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于受家暴的女人,他不懂她们为什么不逃离,不反抗,又不忍看她们继续受磨难,于是竟选择了这样的方式“帮助”她们解脱。
但是,他这样真的是对的吗?除了法律层面上杀人违法以外,从被害者的角度,她们真的愿意被人杀了吗?她们真的愿意经由他人之手离开残忍的现实吗?她们真的感到解脱吗?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们同情那些受磨难的人们,又对她们的不反抗、不作为感到失望和气愤,但我们终究不是她们。“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设身处地这个词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谁也不可能完全理解另一个人生活的快乐或是磨难,所以也没有立场替他们哀叹或愤懑。那些被长期家暴而不愿反抗或反抗无效的女人们虽然让人有一种无能为力和无可奈何的感觉,但是她们对这个世界还是报有积极的幻想的,她们中的大多数是为了孩子而甘愿委屈求全。她们是存着生的希望的,她们也许无数次的想过死亡,但最终她们选择了活着,就说明,她们是想要活着的。她们依然有打败这个世界的勇气和信念,她们依然有让她们坚持活下去的希望和留恋。
所以,旁人又怎能够剥夺她们生的权利呢?你所认为的解脱对她们来说怎么就是她们想要的呢?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存还是死亡的权利,但每个人都不能决定其他人的生存或是死亡。也是基于这一点,法律规定杀人是违法的,当然现在杀人犯很多并没有偿命,量刑上并不够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除了变态杀人狂,杀人的人总会找到自己不是故意的理由。
除了生死,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人也都有决定自己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权利,但这些都要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之下。在做出很多决定的时候,那些对你重要的人的意见固然重要,但遵从自己的本心也是合理的诉求,并不必因此而感到自己自私或是不够懂事。生而为人,选择的权力和生存的权利是同样的。
今天你杀人了吗?你肯定说没有。但你可曾对他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对他新奇的你看来不切实际的想法评头论足,泼上几盆冷水?你可曾用你狭隘的见识武断的干扰了别人的生活?你虽然没有谋害他的生命,却损害了和他生命同样的选择的的权利,你杀掉的可能是一个萌芽的梦想,一个初升的新星,一个崭新的未来。
你今天杀人了吗?
无戒极限挑战训练营日更第十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