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批判与自我否定19.3.16

似乎有一段时间没有进行自我反思了,也许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这或许就应该是最近最需要反思的问题。很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思维陷入了停滞。

从上周开始,公司业务进行调整,开始做竞品分析,出现的一个bug是我不知道做什么,这就好比一个长时间被关在笼子里的鸽子突然被放了出来,有点不知所措,不清楚要往哪个方向飞行。

是的,这次的竞品调研做的并不是很好,本来这周是应该去看竞品,然后总结反思,然后再看竞品,然后再总结反思。然而。我并没有这样做,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各种各样的软件,去思考怎么提升自己的效率。也许,我陷入了思维定势之中。

在这之前,自己一直在追逐效率,一个课程,最初需要四五个小时制作,而现在一个课程四五个小时能制作三个课程。是的,效率的提升是指数级的,但陷入了一个误区,误认为,当下最重要的目标便是把所有的课程都录完,从而忽略了录课程的目的。

若不是老板从另一个维度思考课程生产效率的问题,想必我依然在为自己的效率窃喜。不然,我怎么能只是一个执行人员?

细细思考,这件事极其恐怖,这就好比一辆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速度极其快,只不过,你希望到达的是B地,轨道的终点是A地。

所以,惯性问题要如何解决?

我还是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到底是一位教师还是一位教学产品设计者。教师更多的是传授知识,而教学产品设计者会更加如何解决学生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呢?

问题的本质在于没有看清楚做课程更深层次的目的,并且没有弄清楚自己的现状,因而不清楚这之间的差距与实现方法和路径。

做课程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帮助学生解决一个知识点。也就是说,在做教学产品时,要不断回头看看自己目前的产品是不是真的能达到这个目的?如果不能达到,要如何设计、优化自己的产品?

实际上,倘若能一下做出一个“完美”的产品,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许也就不会出现现在这样的问题了。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根本做不到。我并不是什么有经验的老师,对初中阶段的课程也并没有那么熟,对学生学习的经验依然停留在理论多于实践层面上。

所以,若是弄清楚这些,便知道在做课程产品时,要不断地去找学生、找家长要产品试用体验反馈,并深入分析这些体验背后的本质,从而优化、调整自己的产品。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上升到一个非常好的阶段。

这些分析起来似乎有些麻烦,问题的本质我们可以再归纳一下,本应该用产品思维去做课程设计,不想却用了一套教师思维,因而也就出了问题。

其实,以上的分析并不全都有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一直在追着时间录课,因而眼中效率二字,从而忽略了效果二字。

所以说,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需要隔一周进行一次总结,进行一次反思,再回头看看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自己是否真的在做这件事的路上。

也许,反思这件事,一周一次才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次看到老师留的作业都很茫然,就像上学时的作文课,绞尽脑汁凑字,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往外掏。看到群里的姐妹们...
    默默2016阅读 362评论 0 0
  •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有所坚持,在坚持的路上,每个人都会感到累;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坚持着...
    刺猬小姐的木屋子阅读 151评论 0 0
  • 大脑如何开始发育的 在并不太久以前,我们还幼儿在出生时大脑就或多或少得到了发育,我们要做的就是往他们等待就结的大脑...
    a郭老师阅读 2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