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越过来时,故事已经接近尾声(二十五)

      等我们到阿姊的院子时,阿姊还没有回来,院内婢女已经得了嘱咐,刚刚进屋子坐下,一排婢女捧着各式锦帛和簪环绢花鱼贯而入。

        各色锦帛轻纱颠覆了我的想象,也感叹原主这个恋爱脑的悲哀,从我穿过来后见到的服饰俱是老气横秋的颜色和粗糙的布料,还一度让我以为魏晋时期纺织业不发达,也是等看到阿姊给我置办的衣物,才知道原来被人养成了井底之蛙。

      曼娘已恢复了欢快模样,由着乳母喂食了半盏乳酪,我喝不惯那羊膻味,这些天让人煮开清水来喝,也惹得阿姊险些垂泪,心疼我连茶汤都不得食,这个误会让我哭笑不得。

    捧着凉白开,看着曼娘挑着阿姊专门给她置办的绢花簪钗。小姑娘左挑右选一会儿就跑回我身旁。

      我瞧着她空手而回,不由得笑道:“怎么曼娘不挑几件,不好看吗?”

      “姨母,都是一些寻常物件,我都有很多了”曼娘兴趣寥寥。

    招手让捧着绢花簪环的婢女走近,偌大的木盘中花团锦绣,俱是用鲜艳的锦帛制成,美则美矣,就是真不适合小女郎佩戴。

    突然我想起在现代邻居家小姑娘过年的一身复古汉服,头上是一对毛绒球加上飘带,显得灵秀俊俏。

      我叫来红桃取笔墨,十分庆幸小时候学的素描书法没有就稀饭吃了。

      一边画一边和红桃含桃讲解,这时候没有人工绒布,皮毛肯定有,只不过此处只是临时落脚罢了,阿姊她们一路奔波,如今天色渐暖,厚重之物必不会带上。

      一大一小两个毛球组成一只小兔子,再裁出耳朵,用线缝上眼睛,做好后固定在叉梳上,两个为一组,也可下坠流苏,每根流苏再坠一颗小毛球,如此画了大概七八种,有加蝴蝶结的,有单毛球的,有做成樱桃的,顺便给自己画一个流苏宫灯的簪子,里面可放香丸,这也是我以前种草的,只不过没来得及下单。

        哪个女孩不爱娇,一时间满屋莺莺燕燕皆来凑趣,曼娘对小兔子及毛绒排钗喜爱不已,指定要这两款。

    画完了发簪,我与曼娘各自挑了衣料,也是世家女子需要从小练就的本领,小曼娘选了艾绿色和石青色来做下裙和上襦,选青白色薄纱做外袍,是非常春天的感觉。

      我选了湖蓝色做直裾交领大袖衫,腰带用荼色,选蔚蓝薄纱做外袍,裁同色系纱带做发饰和腰封和腰带即可。最后又选月白色和荼白做同款,罩白色双层薄纱外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