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一:早起读书
早上6点
“起床了,起床了,陈世珩,我都洗好脸刷好牙了……”哥哥喊了无数遍,还未睁开眼的弟弟“嗯嗯”了两声,又把脑袋埋进了被窝里,就是不起床。哥哥只小声嘀咕一声:“你这个小骗子,又被你骗了。”
头天晚上
妈妈:“还有两个作业,一个是复习第四到第八单元的课文,第二个是读英语期末卷呦!”
弟弟:“我都会了,不需要复习了。”
妈妈:“看来你很自信呦,那妈妈来抽查一下可好?”
弟弟:“随便!”
妈妈:“先抽查背诵的部分,四季歌。”
弟弟:“春季里,春风吹……”
儿子一会儿就熟练背完了,还要求我也要背一遍给他听听,看我背不过来,又教了我两遍,我勉强结结巴巴的把四季歌给背下来了,才得意洋洋放过我,还跟我强调说要多复习。
就这样带着儿子把语文复习了。轮到英语了,人家就说:“我都会了,不复习也可以的,或者明天早上我起来读。”
哥哥:“几点起床?我们一起起床早读,6点怎么样?”
弟弟:“好的,没问题。”
后面的情形就是开头的那一幕,弟弟没能履行承诺,至于这个结果如何,让他们兄弟俩自己去协调就好。
约定二:打牌
弟弟:“我们一起来斗地主吧。”
哥哥:“好啊,那我们的赌注是什么呢?”
弟弟:“打钱吧,输一局一块钱。”
哥哥:“好的,没问题!”
我和爸爸凑上正好四人。
弟弟每次都抢地主牌,几圈下来之后,弟弟可是输的多赢的少。
哥哥担心弟弟欠的太多,不愿意结账,于是就提议,这一次要结算清楚了,我们再往下玩。
弟弟是个小财迷,当然是不愿意掏钱。于是哥哥就不干了,说:“那就不打了吧!”
弟弟一再央求我们再打几牌吧,哥哥就是不干。最后弟弟放了个大招说:“哥哥只要我们继续玩,我后面再输三次,我储钱罐的钱都是你的。”
这时候哥哥确认:“你确定你所有的钱都要给我?”
弟弟:“是的,我确定!”
就凭着弟弟的牌技,结局大家可想而知。
哥哥就把弟弟的储钱罐给抱走了。弟弟就哭天喊地的去跟爸爸求助!
爸爸就跟弟弟说:"爸爸知道你的钱没了确实很难受,咱们得认赌服输,钱没了咱们可以挣,但说出去的话咱们就要履行责任。如果你想挣钱,可以跟我说,咱们来看一看有什么工作你可以做的?"
弟弟没有办法,只好擦擦鼻涕和眼泪,让哥哥把自己的储存罐给抱走了,虽然中间试图想把储钱罐给抢回去,无奈自己斗不过哥哥,只好做罢。
约定三:打牌
过了一段时间弟弟又想打牌了,又开始约哥哥和我们一起打牌。
哥哥:“我们有什么样的赌注呢?”
弟弟:“输一次刮一下鼻子吧!”
第一轮是哥哥做了地主,哥哥输了。再加上我们手里的牌特别好,有几个炸弹。
哥哥被刮了32下的鼻子。弟弟眉飞色舞的在床上滚来滚去,并炫耀我们得来的战绩,好不得意。
接下来弟弟再也没有去抢过地主。弟弟总结的教训是:一定要跟着一个团队,就得一个人顶着。
有赢就有输,输了我们都要接受刮鼻子。期间弟弟也被哥哥刮的哭了。哭归哭,但还是能够接受这个惩罚。
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到和孩子一起玩特别有意思呢。
我们在陪孩子们玩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孩子们自己也在想办法平衡协调他们的关系,还能不断的完善规则意识。
孩子们为了好玩,也会在游戏过程中自定规则,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尽管他们可能会因为其他人不遵守同样的规则而感到沮丧,也依然会想各种办法去解决。
做父母的我们,不能因为照顾孩子的年龄小,而去过度的保护我们的孩子,要允许他们在输的时候体验失望感。这有助于孩子认识到失望是生活的一部分,他能应付得了。
在这里我们也要及时的去引导孩子考虑别人输了时的感受,以及自己哪怕是输了也要有风度去恭贺别人,这是一种体谅的能力。
他们也能够体验到作为团队的一员,与大家一起努力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