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人往往并不孤单,那是内在的精神独立;或者,也可以说孤独成就独立的灵魂。
刚和老公在一起的时候,什么情绪都想和他分享,喜怒哀乐都要让他同频感受。久而久之,我们相处的共同时光经常处在情绪垃圾里,不能自拔。
自从两个孩子相继出生后,我们这个小家庭的经济压力也随之而来。同时,老大不小的我们都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社会定位,处于一种漂泊的状态,经常性地沉浸在迷茫当中。
我们时不时就要讨论未来该走向哪里,我们彼此要做怎样合适的工作。老公学历低,家底薄弱,没有一技之长,心气儿还高,一心想着创业,屡次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而我自己由于大部分精力放在照顾家庭和孩子上,毕业后短短五年内就换了几次工作。
我常常寄希望于老公,潜意识里也希望他能很快取得成绩,将家庭经济水平提高上来,然而越是心急,越是不能成事。
后来的我们,开始不断总结反思,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彼此的发展?
我们彼此都曾相互寄期望于对方,他期望我能帮他解决创业中所有细节性的事情,而自己只管把握大方向;而我寄期望于他有好运降临,即使能力不足也能够在不断失败中找到成功捷径。
俗语有云“夫妻同心,其力断金”,我们错误地理解为一味寄期望于彼此,而不反回头注重自身的修正与成长。
痛定思痛后,我们不再朝朝暮暮相守,并将注意力从对方身上迁移至自身。原先可能因为一两句不对付的话而对峙纠结一晚上,浪费了本可以看书学习大好时光;现在开始尽可能地将情绪垃圾通过看书或关注自我进行消化。
同样一天24小时,我们慢慢地把以前腻歪和争吵的时间让给了彼此独自学习、工作。我可以一个人去跑步,独自在房间里学习英语,而他也抱着本书坐在阳台细细阅读,做做笔记。
一段这样的“分离”时间后,我们彼此都变得相互温和了。即使现在他在外地工作,两三天不发信息不打电话,我也不会着急焦虑,而是静静地安排着家庭的生活、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慢慢有了对未来的计划和安排,老公他也开始踏实地为将来的小目标做最基础的准备。
我们俩似乎变得“不再需要对方”,我们一致决定节制亲密活动,减少情绪的不必要“分享”,专心于彼此将来的“事业”,让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丰富和发展彼此。
从恋人到夫妻,再到两个近乎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们收获到了前所未有“宁静”,专注于自身,拥抱了更加完整和自由的自我。
或许,这是夫妻感情与相处模式发展演变的一种常态。这种转变会显得彼此变得“孤独”了,不再把所有情绪进行分享,学会了有选择和有目的地沟通。
但是,这种孤独实际上是彼此的进一步成熟,使各自变得更加自强独立。孤独,并不是孤单,而让我们的灵魂更加独立了,促成了一个更加完整而自由的自我。
[90天无戒写作成长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