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渐渐入夏,每一天的️天气都很好。
如果没有疫情,大家应该都会愿意去走走逛逛,感受一下春天。
一切好像很简单,没有什么条件,只需要一个闲暇的午后。
但对于这片阳光,可能有人仅仅觉得刺眼和悲哀。
鲍毓明养女事件,我想大家有或多或少关注了。
在我身边,关注并发声的,好像大部分都是女孩子。
别无他意,只是,作为一个其实根本无法感同身受的人,却在铺天盖地的消息里,知觉到了这个春日里,来自地狱深处,魔鬼带来的寒冷。
在这件事情爆出来以后,我看到微博上女孩子们说出自己被骚扰的经历,很多很多,多到我又开始感叹,一个女孩子能无损地长大真是一件难事。
为什么是又?
因为这早已经不是第一件。
只是这一件,更劣迹斑斑,更震撼着我的三观。

鲍毓明的身份充满了嘲讽意味:名校毕业生,国内外皆有律师证,在公司担任高管,还发表过保护幼女的论文。
在被指控以后,概不认罪,还能说出:“你们可以去打听,大家都知道我不是这样的人”。
他的生活想必也善于伪装。
我们最害怕的就是,真正的魔鬼总是爱披着天使的外衣,一层层面具被揭开后,不寒而栗。
看南风窗的报道文章时,里面有一段话:
李星星说打了,“他先是掐我的脖子……”
一只手突然过来,捏住了李星星的脖子,那是另一位“警察叔叔”。他手上用力,问李星星,“他是怎么掐你脖子的?”
这段话当时我来回看了至少三次,才确定原来我没有看错。
从前我以为,大家都是有共情力的,何况是“警察叔叔”。
可是没有,他重现李星星的伤痛回忆,却又不给她合理的结果。
体会得到这种无助吗,一个受尽伤害的女孩子,鼓起勇气揭开自己的伤,抱着期望来到她以为安全以为能抓住希望的地方,努力和魔鬼作斗争,没想到,只是助长了魔鬼的自信: 看到了吧,所有人都拿我没有办法。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发声,我们又在害怕什么。
我们害怕 魔鬼就在身边,而权势又可遮天。
我们害怕,今天不发声,也许明天就还有一个个的素媛,一个个的房思琪涌出。
就像紧接在网络上被放出来的发言记录,有得是认为侵犯14岁女童是不要紧事件的人,也有得是为骚扰过女性而沾沾自喜,引以为豪的人。
言语与行为,从来不是分开的。
这些人甚至可能就是身边某个职业高尚,外表光鲜的存在。
我们和恶的距离,就是这么近。
弗洛伊德提出的性本能论,指的远不是有人认为的这么狭隘无耻,而是人追求发展的一种蓬勃生命力。但谈性色变,也大可不至于此。
在这个长期有着刻板印象的社会里,我为所有敢说出自己经历,所有勇于站出来发声的女性自豪。
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除了坚定地支持维权,努力发声外,我自己也没有满意答案。
但仍然在每一个阳光的午后
都殷切希望这片天空下的所有人
都可以光明又勇敢